首页> 中文学位 >腰椎旋转对骨密度测量值影响的定量研究
【6h】

腰椎旋转对骨密度测量值影响的定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一、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技术

二、双能 X 线骨密度仪测量部位的选择

三、DXA 测量腰椎前后位骨密度的影响因素

正文

实验一脊柱旋转平台的制备与评价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腰椎旋转角度对骨密度测量结果影响的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双能 X 线骨密度扫描图像评估椎体旋转程度可行性的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测量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普及性最高、仪器设备最易获取的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的诊断方法,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以及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linical Densitometry, ISCD)推荐的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金标准”。目前临床以检测脊柱、髋部的骨密度为主,具体的检测部位为腰椎(L1-L4)、整体髋,以及股骨颈。尽管ISCD共识文件规定了可供选择的骨密度测量部位及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但是学者推荐50岁以上人群采用腰椎前后位BMD测量值进行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然而,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较高的老年人群常患有退行性脊柱侧凸。研究表明:成人脊柱侧凸的总人口发病率约为2~32%;而在老年人群中,其发病率高达60%。此类患者不仅存在椎体冠状面的序列异常,多数还合并有椎体旋转畸形。这种脊柱畸形可对骨密度测量值的准确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治疗。因此,如何定量评估腰椎旋转角度对骨密度测量值的影响,对于准确评估患者的骨质疏松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研究目的:定量分析腰椎旋转角度对腰椎骨密度测量值的影响,并根据DXA扫描椎体图像评估椎体旋转程度,提出椎体旋转时骨密度值的校正方法。
  研究方法:收集5具男性新鲜尸体脊柱标本(T12-L5)。根据脊柱标本的实际测量数据,使用有机玻璃制成脊柱旋转平台。将标本固定于该旋转平台,模拟正常测量腰椎前后位骨密度的条件,以5°为增加量,将标本从0°(标准前后位)逐渐旋转至45°,测量不同旋转角度状态下的腰椎BMD值。分别按照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顺序,每个角度各测量一次,取各角度的平均值。同时,对标本进行X线摄片,根据 Nash-Moe法评估椎体的旋转程度,并与DXA扫描获得的图像进行对比。实验数据采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包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随着腰椎旋转角度增加,腰椎的投射面积逐渐增加,骨矿含量无显著性变化,骨密度值逐渐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腰椎旋转角度与投射面积呈正性相关,与BMD值呈负性相关。当旋转度数至15°时,BMD测量值与0°值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当旋转至45°时,BMD测量值降低达21%。根据Nash-Moe法判断腰椎旋转程度,DXA扫描法与X线摄影法的符合率为90%,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椎体旋转角度对腰椎骨密度值具有显著性影响,可以导致测量值较真实值偏低。对于存在腰椎侧凸、旋转畸形患者进行骨密度测量时,应当根据旋转角度校正骨密度,以避免过高估计患者的骨质疏松严重程度。

著录项

  • 作者

    臧渊;

  • 作者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授予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学科 外科学(骨外)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雷伟,吴子祥;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681.04;
  •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临床诊断; 骨密度测量值; 腰椎旋转;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