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垄作栽培对小麦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
【6h】

垄作栽培对小麦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1研究背景

2国内外研究进展

3.研究目的和意义

试验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与设计

2测定项目和方法

3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与分析

1垄作栽培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2小麦群体光能利用率

3小麦根系分布及延缓小麦根系衰老

4 垄作栽培对小麦地上部群体发育状况及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

5.垄作栽培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结论与讨论

1垄作栽培对小麦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2垄作栽培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3垄作栽培对小麦根系、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2014~2016年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兖州试验站进行,2014~2015年进行了小麦垄作栽培的相关预试验,2015~2016年正式开展垄作栽培的相关试验,试验数据主要采用了2015~2016年的相关数据。本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垄作与平作)对小麦品种鲁原502生理生态效应及产量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垄作栽培对土壤理化性状、速效养分含量及水分生产率的影响
  在小麦生育中后期,与平作栽培相对比,垄作栽培的土壤容重在0~10cm和10~20cm土层分别比平作栽培降低19.0%和11.0%。垄作土壤中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含量0~20cm和0~40cm均极显著高于平作栽培。垄作栽培和平作栽培两种栽培方式0~80cm土层内的土壤含水量均与土壤深度呈正相关,其中垄作不同时期土壤含水量起伏较小。垄作栽培水分生产率较平作栽培有了显著提高,其中垄作栽培的水分生产率1.87kg/m3,较平作的1.41kg/m3提高了32.6%。
  2.垄作栽培对地温及速效养分吸收的影响
  在0~20cm的土壤温度测定中,两种栽培方式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土壤温度也随之下降。垄作栽培在各个时期的地温值均显著高于平作栽培,其中土壤5cm土层的增温效果比较显著,垄作栽培的10~20cm土层的土壤温度上升速率要显著大于平作栽培。除此之外,垄作栽培有效的提高了小麦对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吸收利用效率,其中垄作栽培对氮肥利用率较平作栽培增加20.84%,对磷肥利用率较平作栽培增加了21.59%,对钾肥的吸收量较平作栽培增加了7.14%。
  3.垄作栽培对小麦地上部生长发育及光合产物积累的影响
  垄作栽培从小麦开花后叶面积指数下降速率显著小于平作栽培,而且垄作栽培处理下的小麦叶面积指数一直高于平作栽培。在小麦籽粒灌浆后期,垄作栽培处理下的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大于平作栽培,且垄作栽培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显著小于平作栽培。垄作栽培的旗叶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平作栽培,且下降比较平缓;在小麦灌浆期,垄作栽培条件下穗部的干重及其所占比例均高于平作栽培。
  4.垄作栽培对小麦根系分布及衰老的影响
  两种栽培方式在小麦中后期的根系干重、根系表面积及根系活力等方面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逐渐较小;两种栽培方式在0~20cm土层的根系干重均大于其他土层,且两种栽培方式差异并不显著;垄作栽培在中深层土壤(20~40cm和40~60cm)根系干重、根系干重比例、根系表面积和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平作栽培,但是垄作栽培小麦根系的MDA含量显著低于平作栽培。
  5.垄作栽培对小麦叶片衰老的影响
  小麦开花后,垄作栽培旗叶和倒二叶中SOD、CAT、POD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平作栽培,且在小麦灌浆后期SOD、CAT、POD活性下降幅度显著小于平作栽培。两种栽培方式的旗叶和倒二叶中的MDA含量在小麦开花后均表现为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在小麦灌浆中后期垄作栽培的MDA含量显著低于平作栽培。
  6.垄作栽培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垄作栽培较平作栽培增产11.4%,其中垄作栽培公顷穗数与平作栽培差异不显著,但在穗粒数和千粒重两个方面均较平作栽培提高了5.3%。

著录项

  • 作者

    赵滨;

  • 作者单位

    青岛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青岛农业大学;
  • 学科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法宏;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12.11;
  • 关键词

    冬小麦; 垄作栽培; 生理生态; 公顷穗数; 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