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解技术方法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6h】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解技术方法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导言

1.1、研究背景

1.2、问题的提出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国外研究现状

1.3.2、国内研究现状

1.4、论文研究的内容

1.5、论文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1.5.1、论文研究的难点

1.5.2、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解的理论概述

2.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和内容

2.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标体系

2.3、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

2.4、理论基础

2.4.1、土地稀缺性理论

2.4.2、土地用途管制理论

2.4.3、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第三章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方法研究

3.1、现行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解过程

3.2、现行指标分解的主要技术方法概述

3.2.1、历史趋势法

3.2.2、经济增长法

3.2.3、综合平衡法

3.2.4、时空结合法

3.3、上轮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存在的问题

3.3.1、科学性不强

3.3.2、前瞻性不够

3.3.3、可操作性不强

第四章 陕西省新增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4.1、陕西省概况

4.1.1、陕西省总体概况

4.1.2、陕西省土地利用现状

4.2、新一轮规划近期年(2005-2010年)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4.2.1、模型预测

4.2.2、各建设占地类型分析

4.3、预测结论

第五章 陕西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解实证研究

5.1、总体思路

5.2、新增建设用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1、新增建设用地分解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5.2.2、因子选择

5.3、基础数据处理

5.3.1、分因素数据处理

5.3.2、陕西省各地市指标向量集

5.4、分指标权重确定

5.4.1、层次分析法简介

5.4.2、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的建立

5.4.3、层次排序

5.4.4、陕西省各地市新一轮总体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权重确定

5.5、指标分解结果

第六章 结论

6.1、主要研究结果

6.1.1、将模型预测与行业规划占地分析相结合确定新增建设用地需求量

6.1.2、将上一轮规划实际执行情况纳入指标权重确定

6.1.3、运用多因素权重法综合评价子区域后确定权重

6.2、可行性分析

6.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保护耕地,根源在于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此,国家实行了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对建设占用农地实行严格的审查制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则是控制城市盲目扩张,建设乱占农地的强制性约束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在各区域之间的配置,一般是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来实现。在目前的国家、省、市等各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或修编过程中,迫切需要一种科学客观的方法来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建设用地指标确定提供参考。 本文以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研究对象,从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探讨合理分配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内涵,并对陕西省新一轮规划近期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确定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首先通过模型预测和分行业占地分析综合确定了研究区域新增建设用地总指标,然后根据陕西省实际情况构建了新增建设用地分解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层次分析模型,最后以各行政区域GDP所占比例、人口发展、固定资产投资、现状人均耕地等8个因子确定权重来分解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并将上一轮规划指标的实际执行情况纳入其中,更为合理的确定的各子区域的指标规模。

著录项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