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6h】

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1.2.1国内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1.2.2国外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1.3国内外现有技术存在问题

1.4本课题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1.4.1本课题技术路线

1.4.2可行性分析

1.5本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1.5.1本论文研究目的

1.5.2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实验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2.1实验原材料

2.2实验仪器

2.3试验方法

2.3.1宏观性能检测

2.3.2微观性能检测

2.5论论文使用的设计及分析软件

2.4本课题拟定技术路线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材料配方研究

3.1水泥外掺剂选择及添加量确定试验

3.2水灰比和胶砂比的确定

3.3矿物掺合料选择试验

3.4基础胶凝材料配伍试验

3.4.1普硅水泥-高铝水泥二元复配体系适应性试验

3.4.2普硅水泥-高铝水泥-二水石膏三元复配试验

3.5微硅粉改性基础胶凝材料试验

3.6聚合物改性试验

3.7优选试样路用性能对比试验

第四章快速修补材料微观结构及改性机理分析

4.1水化体系XRD分析

4.2扫描电镜对水化体系微观结构的检测

4.2.1凝胶体系水化初期微观形貌扫描电镜分析

4.2.2硅粉改性复配胶凝体系微观形貌扫描电镜分析

4.2.3丁苯乳液改性复配体系水化微观形貌扫描电镜分析

4.2.4修补界面微观形貌分析

4.3不同PH值丁苯乳液改性复合体系的红外光谱分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 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而在公路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早期破损问题十分严重,由此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不可估量。传统修补材料养生期长,严重地影响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已不能满足现代道路养护的需求。因此,新型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意义重大。 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普通硅酸盐水泥-高铝水泥-二水石膏三元复配胶凝体系的新型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材料,并对其胶凝材料配伍、配合比设计、改性材料种类及其添加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 1.通过试验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确定了适合本快速修补材料的水灰比、胶砂比、外加剂种类及其添加量,在此基础上对胶凝材料配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普硅水泥、高铝水泥及二水石膏以适当比例复配,砂浆体系凝结时间、工作性能均能较好地满足快速修补的需求,胶凝体系水化后早期(6h)强度高、后期强度无倒缩,水化早期可产生微膨胀。微观分析表明:合理配伍的胶凝材料在水化早期生成了大量矾石,能满足6h快硬的需求;水化体系中未出现介稳态的晶型,水热养护条件下钙矾石也未发生晶型转变。 2.本文采用微硅粉对最优配伍胶凝体系进行了改性,系统研究了不同掺合量微硅粉对体系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了其最佳掺合比例。宏观性能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适量微硅粉改性复配胶凝体系,增加了体系密实度,降低了体系宏观缺陷,提高了胶凝体系后期水化程度。 3.本文针对修补材料施工后新老界面粘结性能差等的问题,系统研究了不同PH值、不同添加量丁苯乳液对体系的改性作用,通过试验确定了丁苯乳液添的适宜添加量及相应PH值。试验结果表明:丁苯乳液的加入改善了新老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性能,碱性乳液改性效果依次优于中性和酸性乳液。丁苯乳液的加入降低体系早期的抗压强度。微观检测分析表明:丁苯乳液的加入有利于消除微裂纹,-填充微孔缺陷;丁苯乳液未与水化体系发生化学作用。 4.本文对优选试样进行综合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J3型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材料综合性能最好,能够满足特重交通等级路面快速修补的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