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ArcSDE的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库设计与研究
【6h】

基于ArcSDE的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库设计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1.1.1“数字黄河”

1.1.2水土保持研究的重要性

1.1.3水土保持工作的严峻形势

1.2空间数据库系统的研究现状

1.3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3.1本文研究的意义

1.3.2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

2.1空间数据库引擎

2.2 ArcSDE的体系结构

2.3ArcSDE对空间数据的管理

2.3.1ArcSDE对矢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2.3.2ArcSDE对栅格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2.4ArcSDE的多用户编辑

2.5ArcSDE的长事务处理和版本管理

第三章 GeoDatabase地理数据模型

3.1地理数据模型的发展历程

3.2GeoDatabase数据模型

3.2.1 GeoDatabase数据模型的存储结构

3.2.2 GeoDatabase结构模型

3.2.3 GeoDatabase地理模型的优点

第四章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库设计

4.1系统设计原则

4.1.1全局性原则

4.1.2标准化原则

4.1.3急用先行原则

4.1.4先进性和继承性原则

4.1.5实用性原则

4.1.6可扩充性原则

4.2技术路线

4.2.1数据库选择

4.2.2利用ArcSDE实现空间数据一体化存储

4.2.3双机热备份

4.3数据库概念设计

4.3.1空间信息数据库

4.3.2水土保持专题数据库

4.3.3多媒体库组成

4.4数据库逻辑设计

4.4.1空间数据库设计

4.4.2多媒体数据库逻辑设计

4.4.3水保专题数据库逻辑设计

4.5数据库物理设计

4.5.1数据库物理优化设计

4.5.2数据库物理设计

4.6元数据设计

4.7数据搜集调研及信息编码设计

4.7.1数据搜集与调研

4.7.2信息编码设计

4.8数据建库和数据导入

4.8.1矢量数据入库

4.8.2栅格影像数据入库

4.9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

4.9.1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策略

4.9.2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

第五章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库应用实践

5.1水土保持数据管理系统(C/S)

5.2水土保持信息服务系统(S/B)

结论和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工程和根本性措施,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现状迫切需要我们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大流域的有关水土流失的大量信息进行科学、高效、统一的管理和分析,从而为相关部门提供及时可靠的决策依据。水土流失信息包含显著的空间特征和复杂的属性特征,如何有效的存储、管理、合理利用这些信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大型空间数据库的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本文针对水土保持信息的特点,提出了利用GeoDatabase地理数据模型、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和Oracle大型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方案来建立大型空间数据库,从而实现对多源、海量水土保持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统一管理。 本文首先对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技术和GeoDatabase地理数据模型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然后按照数据库设计的流程,从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等方面对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库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并对大型空间数据库的规范化建设、海量空间数据的组织和管理方式、数据库性能的优化、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在水土保持数据管理系统和水土保持信息服务系统的应用实践表明,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库实现了对全流域水土保持数据的共享和统一管理,这对于实现全流域的动态水土保持监测、整体规划部署和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