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秃尾河下游河谷区廊道取水允许开采量评价
【6h】

秃尾河下游河谷区廊道取水允许开采量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

1.4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地质条件概况

2.1自然地理概况

2.2地质条件概况

第三章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况

3.1地下水类型与赋存条件

3.2含水层特征及富水性

3.3地下水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

3.4水化学特征

3.5水动态特征

第四章 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

4.1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数学模型

4.2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4.3地下水天然资源量计算

4.4允许开采量计算

4.5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保证程度论证

4.6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秃尾河是陕北著名的能源化工基地-锦界、大保当工业园区以及神木县城的主要供水水源。近年来随着流域内能源化工的迅速发展,下游河道径流急剧减少,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开展秃尾河下游河谷区地下水资源允许开采量评价,规划设计适合区内的取水工程和水利工程,为区内提供有保障的供水量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在充分了解研究区自然地理、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概况的基础上,结合取水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成本,确定在研究区全区建议采用廊道取水工程开采区内地下水。首先,对研究区进行径流量分析,计算出研究区入口断面在不同保证率下的来水量。其次,基于“渗流-管流耦合”理论,建立研究区多条廊道同时运行的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型,进行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评价。分别计算现状条件下和河流大量取水条件下的允许开采量,最终确定设计廊道的建议开采量。但由于人类开采水资源,研究区入口断面的剩余流量不能连续地保障设计廊道每天的建议开采量,因此为了保证廊道的持续正常供水,建议将廊道与水库联合运用。规划设计的调蓄水库为多年调节水库,采用历时法进行水库调度,将一年中丰水期多余水量蓄存起来,用以提高缺水时期的供水量。最后,对研究区的水资源开发提出了保护措施。
  研究区推荐布设9条廊道开采地下水资源,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型,分别计算研究区在现状条件下和河流大量取水条件下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研究结果表明:(1)秃尾河现状平水期(50%保证率)条件下,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103100m3/d;(2)秃尾河现状枯水期(90%保证率)条件下,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85100m3/d;(3)秃尾河现状枯水期(90%保证率)入境流量并在区内红花渠农灌引水条件下,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46000m3/d;(4)秃尾河枯水年在区外上游达到规划取水量和区内红花渠农灌引水条件下,利用修建小型调蓄水库(兴利库容为227×104m3)进行地下水调蓄,廊道开采量为21000m3/d。经过保证程度论证,所评价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是有补给保证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