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YC油田Y54井区C1、Y10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6h】

YC油田Y54井区C1、Y10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取得的成果及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研究区地理位置

2.2勘探开发现状

2.3地层特征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小层划分与对比的原理

3.2 小层划分与对比

3.3 构造特征

第四章 沉积微相研究

4.1 区域沉积背景

4.2 沉积相标志

4.3 沉积微相划分方案及测井相特征

4.4 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特征

第五章 地质条件约束的测井资料解释

5.1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5.2 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5.3 油水层识别标准

5.4 物性下限的确定

5.5 二次测井解释结果

5.6 油藏分布特征

第六章 储层特征研究

6.1 储层岩矿特征

6.2 储层微观结构特征

6.3 储层物性特征

6.4 储层非均质性

第七章 储层流动单元识别与划分

7.1 流动单元识别标志

7.2 流动单元分类原则

7.3 流动单元划分方法

7.4 流动单元参数的选取

7.5 油藏流动单元的划分

7.6 流动单元的分布特征

7.7 流动单元对产能动态的影响

第八章 流动单元模型的建立

8.1 原始数据准备

8.2 构造建模

8.3 沉积相建模

8.4 属性建模

8.5 流动单元建模

8.6 剩余油有利区筛选

第九章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YC油田Y54井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至天环坳陷间的西倾单斜上,主力投产层位为侏罗统延安组的Y10小层和三叠统延长组的C1小层。2000年5月投入开发实验,截至2009年,已探明地质储量557.64万吨,是近年来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增储上产的主力区域之一。基于此开展了YC油田Y54井区Y10和C1油藏流动单元研究,为下一步的勘探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本次研究通过对研究区C1和Y10层位进行精细的地层划分和对比,以及单井相、测井相以及连井剖面综合分析之后,将其与沉积微相演化和平面展布特征相结合,综合认为C1油藏以三角洲平原亚相为主,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漫滩和沼泽等微相类型;Y10油藏以辩状河流相亚相为主,由一系列与河流作用有关的河床、砂坝、泛滥平原等微相组成。利用收集到的取心井的分析化验资料、测井资料、生产资料等,根据这些资料,对储层进行四性关系、物性下限以及油水层识别标准分析,建立测井解释模型对全区67口井的测井资料进行二次处理和解释。随后对储层的综合特征(岩矿特征、微观结构特征、物性特征和非均质性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应用SPSS软件,以取心井的孔隙度、渗透率、流动层带指标等参数为变量,进行样品聚类分析,对聚类结果进行判别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非取心井进行判定,划分出能综合反映储层储集、渗流及含油气性等多种信息的流动单元,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及Petrel地质建模软件,采用内插的方法建立构造模型,在单井沉积相趋势下,采用序贯指示随机模拟的额方法建立沉积相模型,在沉积相模型的约束下,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建立孔渗属性模型并最终完成流动单元三维地质模型。最后,利用划分出来的流动单元,结合生产和试油数据,进行全区含油有利区圈定,得到含油有利区5个,为该区后期的油藏潜力开发奠定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