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雾对高速公路行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6h】

雾对高速公路行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速公路雾的致灾机理分析

2.1 概述

2.2 高速公路雾的形成机理与特点

2.3 雾对高速公路安全行车的影响

2.4 雾对高速公路安全行车影响的量化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速公路雾区的交通事故类型及特征分析

3.1 概述

3.2 高速公路雾区重大交通事故特征

3.3 高速公路雾区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雾区高速公路安全行车控制技术

4.1 高速公路雾区安全限速模型的制定

4.2 不同类型高速公路雾区限速实施方案的建议

4.3 配合雾区安全限速的其它安全保障措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速公路雾的监测识别及预警发布技术

5.1 概述

5.2 监测设备的选用

5.3 监测设备的安置

5.4 监测信息的传递、处理及信息发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程应用

6.1 工程概况

6.2 工程特点及技术需求

6.3 针对云南普宣雾害多发路段的工程应用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创新点

7.3 下一步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在客货运交通中的优势地位日渐突出,但因雨雾等恶劣天气引发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我国因雾引发的交通事故占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总量的15%~25%。大雾灾害不仅成为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公害、大害,而且成为影响公众出行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在2013年云南省交通运输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特定高原气候与复杂道路条件耦合作用下高速公路行车危险路段安全保障技术研究》资助下,从高速公路雾的致灾机理、高速公路雾区的交通事故类型及特征分析、雾区高速公路安全行车控制技术、高速公路雾的监测识别及预警发布技术等方面开展雾对高速公路行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本文主要针对高速公路大雾频发路段,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高速公路雾的特点、雾的致灾机理、雾的量化分级、以及高速公路雾区的事故类型和事故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能见度和交通流量指标为主要控制指标,建立了多雾路段的安全控速方法,并对雾区高速公路限速具体实施方法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同时,本文对雾区监测设备进行了相应的选型分析,建立了多雾路段气象信息监控系统和低能见度条件下交通诱导系统,通过可变信息情报板、可变限速标志、视线诱导、无线广播等多源方式发布可能的车速控制和有效的交通组织方式等技术措施,实现多雾路段警情信息和诱导措施的联动发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