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海循化地区区域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背景研究
【6h】

青海循化地区区域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背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选题依据及其科学意义

1.2以往地质矿产工作程度

1.3造山带矿床研究

1.4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5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

1.6所需要的实验条件

1.7主要实物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分区

2.2区域地层

2.3区域岩浆岩

2.4区域构造

2.5构造变形

2.6区域矿产

第三章 区内及邻区典型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3.1南祁连化隆微地块成矿地质条件

3.2拉脊山蛇绿混杂岩带成矿地质条件

3.3西秦岭西段北缘构造带成矿地质条件

第四章 区域成矿背景与成矿规律

4.1南祁连化隆地区成矿地质背景

4.2西秦岭西段北缘构造带成矿地质背景

4.3成矿规律

4.4成矿预测

结论及存在问题

一、结论

二、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青海省循化地区处于中央造山系中段祁连造山带与西秦岭造山带接合部位,在早古生代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经历了复杂、多期的构造-岩浆-沉积作用,为多种金属成矿作用提供了有利的地质背景条件及成矿环境。成矿作用具有多期、多矿种和多类型的特点。该区段矿种多,矿床类型复杂,成矿时代跨度大,成矿地质条件独特,已发现了矿(化)点十余处,是青海省东部地区重要的金属矿产地之一。论文以板块构造和区域成矿理论为指导,通过实地野外考察,并结合研究区内以往地质矿产资料,开展对循化地区区域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系统总结了循化地区不同地质时期、不同动力学背景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探讨其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指出本区的重要找矿标志,对进行区域成矿预测有着重要的地质意义。主要取得以下认识和进展:
  1、对研究区内主要含矿层位重新划分。将区内化隆岩群划分为两个岩性段,并于其中厘定出一套变火山岩系,暂归为寒武系六道沟组;将三叠系隆务河组地层沉积组合划分为灰岩段、砾岩段、细碎屑岩段、韵律组合段、粉砂质板岩段五段。将成矿关系密切的加里东期、印支期岩浆岩划分为若干侵入体。
  2、研究区横跨祁连、秦岭两大成矿带,北部南祁连化隆微地块以加里东期为主要的成矿期,主要发育岩浆熔离型铜镍矿床、伟晶岩型稀有金属、非金属矿床,其成矿作用与俯冲地质背景密切相关。南部西秦岭西段北缘以印支期为主要成矿期,主要发育斑岩型、矽卡岩型、构造蚀变岩型多金属矿床,形成于中-晚三叠世活动大陆边缘向陆-陆碰撞造山的构造转换体制之下。
  3、北部南祁连化隆微地块内矿床主要分布在侵位于变质地层(化隆岩群)中的镁铁—超镁铁岩带及伟晶岩脉内,以镁铁—超镁铁岩及脉岩为直接找矿标志;西秦岭西段北缘矿床主要分布于中酸性岩体外围,及其与围岩接触带部位,以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北西向与北东向断裂交汇部位及岩脉为重点找矿方向。二者均受地层、构造、岩浆岩的综合控制。综合研究认为,南祁连化隆微地块化隆镁铁—超镁铁岩带为岩浆熔离型铜镍矿成矿远景区,西秦岭西段北缘岗察一带为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金、铁矿成矿远景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