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储层致密与成藏关系研究
【6h】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储层致密与成藏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2.3 微构造特征

2.4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

第三章 储层岩石学及储集性能

3.1储层岩石学特征

3.2 储层物性特征

3.3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第四章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4.1 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4.2 成岩作用序列

4.3 成岩阶段划分

第五章 储层致密与成藏关系

5.1 储层致密上限

5.2 致密储层分布

5.3 致密储层形成过程及原因

5.4 生烃史恢复与成藏期次划分

5.5 储层致密与油气充注成藏关系

第六章 优质储层主控因素与储层综合评价

6.1 优质储层主控因素

6.2 储层综合评价

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8储层是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储层致密与油气充注成藏关系的研究对认识该区石油富集规律及指导勘探开发部署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论文以岩芯观察为基础,综合应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粒度分析、X衍射、常规压汞、恒速压汞、电子探针、碳氧同位素、油气包裹体等多种分析测试资料,对储层岩石学及储集性能、成岩作用特征以及储层致密与油气充注成藏关系进行研究,揭示相对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建立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的综合评价标准,对储层进行评价预测。
  研究表明,姬塬地区长8储层以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填隙物含量较高,岩石总体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储层孔隙度平均为8.67%,渗透率平均为0.46×10-3μm2,物性总体为低孔超低渗。储层孔隙结构可划分为4种类型,以Ⅱ类较低排驱压力—小孔喉型占主导地位。储层孔隙半径主要分布(80~250)μm之间,属于大孔隙的范畴。随着渗透率增加,喉道半径分布范围变宽,而孔喉半径比分布高值比例减小。储层物性与分选系数、最大进汞饱和度、孔隙和喉道进汞饱和度为正相关性,与结构系数为负相关性。
  研究区长8储层成岩作用类型丰富复杂,主要包括压实、胶结、溶蚀等作用。成岩演化普遍达到中成岩阶段 A期。定量计算视压实率平均为0.42,视胶结率平均为0.58,压实和胶结强度均为中等偏强。视溶蚀率平均为0.34,为中等强度溶蚀。确定静水条件下浮力运移的临界喉道半径上限为0.592μm,推算储层致密的孔隙度上限为12%。孔隙演化定量计算表明,压实后剩余孔隙度分布在19.7%~25.56%之间,胶结作用后孔隙度普遍小于12%。压实作用造成原生孔隙大量减少,而晚期胶结作用是造成研究区长8储层致密的根本原因。
  储层致密与油气充注成藏时序关系研究表明,中侏罗世之后,低熟油气开始逐渐形成并充注,在早白垩早期油气小规模成藏,早白垩世中期油气大规模充注成藏,油气大规模成藏与姬塬地区长8储层致密同时进行。
  致密砂岩储层在整体低孔、低渗的背景上仍发育部分相对优质储层,其控制因素有沉积作用、成岩储集相及构造裂隙等。在常规储层评价基础上,优选排驱压力、孔隙结构类型、喉道半径等反映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的新参数,建立储层的综合评价标准,预测研究区内优质储层的分布,指导下步的勘探开发部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