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包气带水分转化机制研究
【6h】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包气带水分转化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气界面包气带水分转化研究现状

1.2.2 土-根界面根系吸水模型研究现状

1.2.3 冻融过程包气带水分转化研究现状

1.2.4 包气带水分转化研究的重点内容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3.3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4 植被类型

2.1.5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2.1.6 青藏高原原生地质环境问题

2.2 区域地质、水文地质

2.3 研究区概况

2.3.1 场地选择

2.3.2 试验场建设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包气带水分转化动力学理论

3.1 包气带中的水气热耦合运移理论

3.1.1 包气带中的水热耦合运移控制性方程

3.1.2 包气带中的水气热耦合运移控制性方程

3.2 土-根界面理论

3.2.1 土-根界面动力学理论

3.2.2 根系吸水控制方程

3.3 包气带水分冻融理论

3.3.1 包气带热量运移控制方程

3.3.2 包气带水分运移控制方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包气带水分转化动力学过程及驱动力分析

4.1 研究方法

4.2 试验方案

4.2.1 气象要素观测

4.2.2 包气带含水率

4.2.3 包气带负压

4.2.4 包气带地温

4.2.5 包气带热通量

4.3 监测要素变化规律分析

4.3.1 月降水量

4.3.2 月气温

4.3.3 月风速

4.3.4 月大气压强

4.3.5 月空气湿度

4.3.6 月净辐射

4.3.7 包气带月均含水率

4.3.8 包气带月均总水头

4.3.9 包气带月均地温

4.4 包气带水分转化动力学过程及驱动力分析

4.4.1 土-气界面水分转化动力学过程

4.4.2 土-根界面根系吸水动力学过程

4.4.3 包气带水分冻融动力学过程

4.5 包气带热力学传输过程及驱动力分析

4.5.1 土-气界面热力学传输过程

4.5.2 包气带水分冻融热力学传输过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包气带水分转化数学模型构建

5.1 研究方法

5.2 包气带水分转化数值模型构建

5.2.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5.2.2 水热耦合运移数学模型

5.2.3 数学模型的求解

5.2.4 数学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5.3 包气带水分转化通量计算

5.3.1 包气带土-气界面通量计算

5.3.2 包气带土-根界面通量计算

5.3.3 包气带水分冻融过程解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变化环境条件下包气带水分转化机制

6.1 研究方法

6.2 高寒湿润区包气带水分转化机制

6.2.1 高寒湿润区

6.2.2 模型输入变量

6.2.3 模型输出变量

6.2.4 高寒湿润区结果与讨论

6.3 高寒干旱区包气带水分转化机制

6.3.1 高寒干旱区

6.3.2 模型输入变量

6.3.3 模型输出变量

6.3.4 高寒干旱区结果与讨论

6.4 高寒草甸包气带水分转化对比讨论

6.4.1 包气带热量收支判定阈值

6.4.2 草甸生长水分胁迫指数阈值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