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柴达木盆地典型流域地下水循环模式对比研究
【6h】

柴达木盆地典型流域地下水循环模式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地下水流系统理论的发展

1.2.2 流域地下水循环研究进展

1.2.3 柴达木盆地下水循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总体目标

1.3.2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

2.1.3 水文

2.2地质地貌

2.2.1 区域构造

2.2.2 区域地层

2.2.3 地形地貌

2.5水文地质特征

2.5.1 地下水类型

2.5.2 含水层系统特征

2.5.3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第三章 典型流域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3.1 典型流域的选择和地理位置

3.2 巴音河流域水文地质结构

3.3 格尔木河流域水文地质结构

3.4 赛什克河流域水文地质结构

3.5 那棱格勒河流域水文地质结构

3.6 典型流域河流地下水转化模式

4.7 对比分析

第五章 地下水循环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5.1 农业灌溉对地下水补给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效应

5.1.1 农业灌溉水源分析

5.1.2 河水灌溉对地下水的补给

5.1.3 环境效应

5.2 人工开采对地下水排泄的改变趋势和生态效应

5.2.1 排泄方式的变化

5.2.2 人工开采对湖泊湿地面积的影响

5.3 人工河道对地下水循环的影响

5.4 水资源合理利用建议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