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小型燃煤锅炉氨法脱硫(FGD)技术研究
【6h】

基于小型燃煤锅炉氨法脱硫(FGD)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我国燃煤锅炉现状

1.2二氧化硫的危害及其防治

1.3 烟气脱硫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1.4 氨法脱硫技术

1.5本课题研究内容

2 氨法脱硫反应机理

2.1 吸收机理

2.2 传质机理

2.3 工艺流程

3 建立脱硫系统模型

3.1 锅炉烟气量计算

3.2 除尘器模型设计

3.3 脱硫塔模型设计

3.4脱硫塔模型设计尺寸

4 脱硫模型的数值模拟

4.1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4.2旋风除尘器模拟结果及分析

4.3脱硫塔模拟结果及分析

4.4烟气脱硫效果模拟

4.5实际模型的建立

4.6本章小结

5 实验研究

5.1脱硫辅助系统

5.2实验流程和方法

5.3单因素实验结果及分析

5.4复合实验结果及分析

5.5本章小结

6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从国家环境安全的角度出发,以治理二氧化硫大气污染为主旨,着重研究了小型燃煤锅炉氨法脱硫(FGD)技术。通过对小型燃煤锅炉实际烟气参数进行理论计算,建立小型燃煤锅炉氨法脱硫系统理论模型。采用FLUENT流体力学分析软件对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进一步校正理论模型的不足之处,进而建立实际的小型燃煤锅炉脱硫系统。以此脱硫系统为基础,运用实验的手段,结合相关统计分析软件,最终确定了适用与小型燃煤锅炉氨法脱硫系统的最优运行参数。
  首先,氨法脱硫技术以其脱硫效率高、设备占地小、系统易于维护和操作等优势,适用与小型燃煤锅炉烟气脱硫;
  其次,将脱硫过程归纳为多种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使用FLUENT流体学软件对脱硫系统中的除尘器理论模型和脱硫塔塔体理论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依据理论计算所建立的旋风除尘器模型能够满足实际烟气参数运行下的除尘要求;所建立的脱硫塔塔体模型,在脱硫效果上能够满足实际需要但是在空塔烟气运动的分布上存在不均匀的现象,需要修改校正;
  最后,以实际建立的脱硫体系为基础,运用实验的手段对脱硫体系运行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验证了烟气流速、液气比、吸收液初始浓度这三个因素对系统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流速对脱硫效率存在最适值是脱硫效率最大。液气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是随着液气比的增大脱硫效率逐渐增大,但最终脱硫效率趋于稳定。吸收初始浓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亦是吸收液初始浓度越大脱硫效率越高,但最终脱硫效率趋于稳定。在正交旋转实验中,考察了复合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使用SAS数据统计学软件对复合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适用与该脱硫体系的脱硫效率(Y)与烟气流速为(X1)、液气比(X2)、吸收液初始浓度(X3)三个因素之间的二次曲面方程。
  进而使用Design-Expert软件进一步分析复合实验结果,得出模型方程预测值和实际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又得出了液气比和吸收液初始浓度共同作用下的响应面曲面图,进一步验证了二次曲面响应模型方程的合理性。通过实验数据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该脱硫体系最优运行参数为:吸收液初始浓度为14%—17%之间,液气比为1.5—2.0L/m3之间,烟气流速亦在1.5—2.0m/s之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