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桩-土-承台共同作用的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
【6h】

桩-土-承台共同作用的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前言

1、桩基础的发展历史

2、预制桩的介绍及其发展

(1)预制桩的介绍

(2)预制桩的应用和发展

3、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发展概论

4、桩基础技术面临的挑战

5、我国基础工程的发展

6、桩基础变形控制设计的展望

7、本文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桩-土-共同作用的论述

1、桩土共同作用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2、承台承担上部垂直荷载份额

3、竖向荷载下群桩与土的共同作用分析

4、群桩竖向受压的工作性状

5、地基土的应力状态

参考文献

第三章、桩土共同作用的相关计算方法与模型介绍

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推荐方法

2、弹性理论方法的解决

(1)以位移基本解为基础的计算方法(位移法)

(2)以应力解为基础的计算方法(应力法)

3、有限层-有限元混合法研究桩与土的共同作用

参考文献

第四章、高层建筑桩基优化理论与设计中的主动控制

1、最优化理论的概述

2、最优化理论在桩-筏基础设计中的应用

(1)现有桩基优化方法评述

(2)桩-筏基础的优化设计理论

(3)桩-筏(承台)基础优化设计的分析方法

3、桩-筏基础优化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1)关于桩-筏基础设计的控制标准

(2)关于桩的布置方式

(3)关于筏板下土体的承载力

4、高层建筑桩-筏基础的主动控制

(1)主动控制——外疏内密(内强外弱)的指导思想

(2)已有共同作用理论的分析

(3)外疏内密——一种新的布桩方式

参考文献

第五章、高层建筑桩-土共同作用的现场原位实测研究

1、工程概况

(1)前言

(2)工程地质情况

(3)承台场地布置图(14轴线为建筑物山墙所在一侧)

2、测试准备工作情况和主要工作措施

(1)实验设计方案

(2)桩型的选择和成桩方法

(3)实测的内容和方法

(4)压力盒介绍

(5)测试的准备和历程

3、实验结果与分析

(1)数据处理综述

(2)实验结果分析

(3)承台底土反力分布

(4)桩-土荷载分担比随时间变化情况

(5)承台的沉降变形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参考文献

第六章、ANSYS在桩土共同作用的分析与应用

1、有限元以及ANSYS的介绍

2、理想的土体接触面单元介绍

3、桩-土-承台共同作用ANSYS模型的建立

4、线弹性阶段的有限元计算分析

(1)桩距不同的影响

(2)桩身压缩的变化

(3)群桩基础向实体基础的过渡性研究

参考文献

第七章、结束语

1、结论

2、对电厂下期工程设计时的建议

3、本次测试的不足之处

附录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附表-4

附图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该文通过安设测试仪器对四个承台下基土反力、桩侧阻力等进行了测定.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承台、桩、土的相互作用机理,对不同桩间距、不同桩数的承台下基土反力的分布,荷载分担等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试验并联合著名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该工程的部分群桩基础在线性工作阶段的性状进行科学的计算分析.在文章的最后得出了一些对工程设计和桩基发展有价值的结论和建议.主要结论是:①在工作荷载条件下,ANSYS有限元线弹性模型是可以作为参考使用的,其计算沉降的结果满足工程要求.②承台底土反力基本呈现中间小、周围大的马鞍型分布.③桩间土是能够分担荷载的,从长期观测来看,其分担比例将最终趋近于20%左右.④基本均匀等长布桩,桩筏(承台)基础桩顶反力总表现为:角桩最大、边桩次之、中心桩最小.⑤通过对比小群桩承台和大群桩承台的沉降,可以看出后者的沉降量要明显的小于前者,认为承台的面积是可以改善基础沉降量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