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接触式超声电能传递装置的设计理论及实验研究
【6h】

非接触式超声电能传递装置的设计理论及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超声珩齿技术是将超声振动引入齿轮珩齿加工中,从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该技术的使用,可以使被加工出来的齿轮具有高承载力、高精度、高表面质量、长寿命等特点,顺应了当代工业对精度和寿命的要求。
   然而,现有的超声珩齿机和其他旋转超声加工设备一样,是通过电刷配合集流环进行供电的,这种方式存在电刷和集流环滑动磨损较快、发热量大、导线裸露、转速不宜过高和容易打火等缺陷,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针对现有超声珩齿机中供电方式的不足,本论文提出将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技术引入设备中,来克服上述弊端,使操作机床更加安全,可靠。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介绍超声波珩齿技术的起源、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超声加工的特点,并对现有超声珩齿机床的机构进行简要的分析,揭示出该供电方式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改进方案。
   (2)介绍非接触式能量传输技术的原理、系统各组成部分以及可分离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形式;给出可分离变压器的数学模型;分析系统的补偿网络和制约该技术实际应用的诸多因素。
   (3)为了能够对超声珩齿机的电气系统有足够的认识,为下一步可分离变压器的设计创造条件,本文对超声波发生器的内部电路进行测绘,绘制出超声电源的电路图,并通过实验的方式对超声发生器性能进行测试。
   (4)讨论压电换能器和变幅杆的结构及特性,推导出力电等效原理及换能器和变幅杆的等效电路图,并研究温度和负载对压电换能器的阻抗和谐振频率的影响。
   (5)在电源和换能器性能参数测量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可分离变压器和补偿网络的设计,包括磁芯材料和结构、线圈线径和匝数以及补偿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然后,对现有超声珩齿设备的振动尾架部分,进行机械构造的改进,来适应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系统对结构的要求。
   (6)利用PSIM软件对系统的电路进行电路仿真,得出电源中不同位置处的电压与电流波形。利用MAXWELL软件对可分离变压器的磁路进行磁路仿真,分析了空隙和线圈绕制方法对变压器耦合系数的影响。
   (7)建立实验平台,验证计算和仿真的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