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SrAlO:Eu,Dy的制备及发光特性
【6h】

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SrAlO:Eu,Dy的制备及发光特性

代理获取

摘要

稀土激活碱土金属铝酸盐发光材料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发光材料。被广泛用于紧急照明、军事和工艺美术等方面。由于目前工业化生产多数为黄绿色或蓝绿色,这些材料的发光颜色过于单一,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目前,具有优良余辉性能的蓝色铝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已成为研究热点,而SrAl4O7:Eu2+作为一种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具备铝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的优良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以SrCO3、Al(OH)3、Eu2O3、Dy2O3、H3BO3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SrAl4O7:Eu2+,Dy3+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利用XRD表征发光粉的晶体结构、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照度计测试发光粉的发射峰值和余辉特性。详细研究了Al/Sr摩尔比、烧结温度、升温速率、Eu2+掺杂浓度、Dy3+掺杂浓度、H3BO3掺杂量对SrAl4O7:Eu2+,Dy3+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发光性能的影响,考查了SrAl4O7:Eu2+,Dy3+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最佳合成工艺,并探讨了xSrO·yAl2O3:Eu2+,Dy3+体系的余辉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Al/Sr摩尔比、烧结温度、升温速率严重影响着SrAl4O7:Eu2+,Dy3+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物相组成。Al/Sr摩尔比在3.5到4.3的范围内,样品的物相按Sr4Al14O25→SrAl4O7→SrAl12O19的顺序变化,当Al/Sr摩尔比为3.9时,合成的发光粉主相为SrAl4O7。当烧结温度从1300℃升高到1500℃时,样品的物相由富锶相逐渐向富铝相转变,在1400℃时样品的主相变为SrAl4O7。当升温速率按2~6℃/min变化时,样品的物相按SrAl12O19→SrAl4O7→Sr4Al14O25的顺序变化,以4℃/min升温到1400℃时,得到发光粉的主相为SrAl4O7。
   Eu2+掺杂浓度的变化不影响SrAl4O7:Eu2+,Dy3+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物相组成。随着Eu2+掺杂浓度的增加,样品的初始亮度和余辉时间先增大后减少。当Eu2+的掺杂量的摩尔分数为Sr的3[%]时,样品的初始亮度最高,余辉时间最长。随着Dy3+的掺杂浓度的增加,样品的初始亮度和余辉时间的变化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少,当Dy3+的掺杂量的摩尔分数为Sr的3[%]时,样品的发光性能最好。
   助熔剂H3BO3的掺杂浓度对SrAl4O7:Eu2+,Dy3+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物相组成及发光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结果表明,H3BO3的加入量为Al摩尔分数的5[%]时,有助于SrAl4O7相的合成,同时提高了SrAl4O7:Eu2+,Dy3+的初始亮度和余辉时间。
   经对比实验,确定了高温固相法制备SrAl4O7:Eu2+,Dy3+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最佳配方:Sr0.94Al3.9O7:0.03Eu2+,0.03Dy3+,助熔剂H3BO3掺杂量的摩尔分数为Al的5[%];最佳工艺参数:烧结温度为1400℃,升温速率为4℃/min,恒温时间为2小时。样品的发射峰位于480 nm,余辉时间为586 min(≥1mcd/m2),初始亮度为12230 mcd/m2。
   根据电子-空穴理论结合能带传输模型,探讨了铝酸锶长余辉发光材料的余辉机理,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电子传输模型,该模型合理解释了Eu2+、Dy3+和B3+共掺杂铝酸锶长余辉发光材料基质中Eu2+的 → 跃迁所产生的长余辉现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