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LPC1766的多功能电子秤设计
【6h】

基于LPC1766的多功能电子秤设计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电子科技和测量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测量仪器和仪表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革新。先进的智能仪器逐步取代了过去的测量仪器,使得曾经的测量仪器在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比如精度、功能等。智能电子秤以其精度高、操作简单、体积小、反应快和效率高等优点出现在社会各种场合中,成为测量领域的主流产品。
   由于目前电子秤具有通讯方式单一、通讯距离有限和传输速度较慢等弊端。因此设计了基于ARM7内核微控制器LPC1766,具有多种通讯方式的多功能电子秤。本设计可以通过网络模块连接以太网,通过连接以太网可以进行数据远程监控、产品追溯码上/下传、远程数据传输等工作。这是本设计最具有特色的一点。本设计不仅解决了目前电子秤的弊端,而且还大幅度的提高工作效率。本设计具有维护费用低,可扩展性好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农贸市场和超市等地方,对电子秤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经过多方面搜阅电子衡器方面的技术资料,首先对电子秤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深入研究,并介绍了国内外电子秤技术的发展状况,总结了其优缺点;其次从电子秤的稳定性、准确性、功能实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系统的功能需求和当前衡器领域的新技术,设计了此多功能的智能电子秤。
   此电子秤的硬件,包括电子秤的主控制板和LCD显示屏控制板。主控制板的原理电路主要包括系统电源电路、微控制器的最小系统电路、CS5460C电路、网络电路、USB模块电路和FLASH存储器。LCD显示屏控制板主要设计了微控制器AT89C52工作电路、LCD显示屏的电源电路和显示控制芯片HT1621的工作电路。
   此电子秤的软件,按照模块化编程思想设计了微控制器程序和LCD显示程序。软件的程序主要包括微控制器初始化模块程序、CS5460C数据采集程序、键盘扫描程序和LCD显示模块程序,其中主要介绍了CS5460C数据采集程序的设计。
   最后,提出提高系统抗干扰和稳定性的措施,并且对系统软件和硬件做了测试,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指出了系统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望了电子秤未来研究的方向。

著录项

  • 作者

    董旭宇;

  •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
  • 学科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夏路易;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H715.193;TH709;
  • 关键词

    多功能电子秤; 微控制器; 网络模块; 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