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第11届女排世界杯中国队与比赛对手防守技术效果分析与研究
【6h】

第11届女排世界杯中国队与比赛对手防守技术效果分析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 中国女排参加世界杯比赛的次数与成绩

2.3 第11届女排世界杯积分排名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3 对比分析法

3.2.2 录像观察法

3.2.4 数理统计法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第11届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与对手5项身体指标平均值分析

4.2 本届世界杯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接发球防守技术的效果对比

4.2.1 不同的发球方式下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的接发球效果分析

4.2.2 中国女排的胜负局群接发球效果分析

4.2.3 比赛对手发球时球的不同发球的落点路线统计

4.2.4 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不同接发球方式的效果对比

4.2.5 中国女排与意大利女排、美国女排接发球效果对比

4.3 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接扣球的防守技术应用

4.3.1 不同的拦网人数下接扣球时中国女排和比赛对手的接球效果分析

4.3.2 不同的扣球方式下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接—攻扣球的效果分析

4.3.3 不同的接扣球方式下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的接扣球效果分析

4.3.4 本届世界杯中国女排与意大利女排、美国女排接扣球对比

4.4 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的拦网防守技术应用

4.4.1 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不同拦网人数的拦网效果分析

4.4.2 中国女排在胜负局群不同拦网人数的拦网效果分析

4.4.3 不同进攻位置进攻时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的拦网效果分析

4.4.4 不同的进攻方式下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拦网效果的分析

4.4.5 本届世界杯中国女排与意大利女排、美国女排的拦网效果对比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防守不单是减少失分的主要方面,同时也是得分的基础,进攻与防守两大战术体系是相辅相成的,在情况瞬息万变的排球比赛场上,进攻的快速性、变化性、突然性和不可预见性等的特点十分突出,在改变传统防守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必须求新、求变来不断树立全新的防守理念,改变防守的被动局面,从而适应进攻发展的变化,来构建排球运动的攻守趋于平衡,推动排球运动的不断向前发展。
   在排球比赛中,防守反击能体现一支队伍的实力,出色的防守是振奋队伍斗志,给对方造成较大心理压力,有利于在比赛中取得主动权利和把握战机,是在排球比赛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积极的、有效的防守是减少失分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得分的基础。
   本文以第11届世界杯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的共计11场(43局)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防守技术应用效果,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收集到的技术指标进行了整理,从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的5项身体指标分析、接发球防守技术、接扣球防守技术、栏网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本届世界杯女排赛中国女排5项身体指标分析得出,在平均身高方面中国女排以183.9cm位于本届世界杯的第三名,高于冠军队意大利女排181.1cm的平均身高;中国女排平均体重是71.7kg,低于塞尔维亚女排的72.4kg和美国女排的72.3kg排名第三;中国女排平均年龄为23.4岁,是本届世界杯平均年龄最小的一支球队,大赛经验还有待积累;中国女排的平均扣球高度为308.3cm,仅次于本届世界杯冠军队美国女排308.5cm的平均高度;拦网方面中国女排以平均299cm的高度居于本届女排世界杯之首。(2)在本届世界杯不同的发球方式下,接发球到位率、无接率、失误率好于比赛对手,调整能攻率、无攻过网现象差于比赛对手;胜局群接发球的到位率高于负局群,负局群失误率、无接率比较高。中国女排与意大利女排和美国女排比赛时接发球到位率、调整能攻率好于对手,无攻过网现象、失误率方面高于意大利女排和美国女排(3)不同拦网人数的影响下中国女排接一攻扣球的到位率、调整能攻率差于对手,无攻过网现象低于比赛对手,接扣球的失误率、无接率高于对手。中国女排与意大利女排和美国女排比赛时表现出接扣球的到位率差于意大利女排好于美国女排;调整能攻率差于意大利女排和美国女排;无攻过网现象好于意大利女排和美国女排;无接现象、失误率高于意大利女排和美国女排。(4)在比赛对手的不同拦网人数拦网时,总的拦死率、拦回率、拦出界率高于比赛对手,拦住率、空跳率、失误率低于于比赛对手。中国女排与意大利女排和美国女排的比赛中拦网的拦死率、拦住率高于美国女排低于意大利女排;拦回率高于意大利女排低于美国女排;拦出界率高于意大女排和美国女排;失误率方面高于意大利女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