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抗震避难救灾据点规划及设计方法研究
【6h】

抗震避难救灾据点规划及设计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防灾避难场所建设发展现状

1.2.1 国外防灾避难场所建设发展现状

1.2.2 国内防灾避难场所建设发展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第二章 抗震避难救灾据点规划

2.1 抗震避难救灾据点的涵义

2.2.1 抗震避难救灾据点规划原则

2.2.2 抗震避难救灾据点规划要求

2.3 抗震避难救灾据点的分类

2.4 抗震避难救灾据点的功能区域划分及配套设施设置

2.4.1 抗震避难救灾据点的功能分区

2.4.2 抗震避难救灾据点的设施配置及要求

2.5 抗震避难救灾据点应急工作人员配备

2.6 抗震避难救灾据点平灾功能转换

第三章 大跨度钢网格结构抗震避难救灾据点设计方法

3.1 抗震避难救灾据点结构选型

3.2 先进的抗震设计理念简介

3.3 抗震避难救灾据点的抗震设防标准

3.4 抗震避难救灾据点的设计验算内容

3.5 抗震避难救灾据点的失效分析方法及步骤

3.5.1 结构动力失效判定准则

3.5.2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及塑性铰理论

3.5.3 抗震避难救灾据点失效分析的具体步骤

第四章 抗震避难救灾据点设计实例

4.1 结构设计

4.1.1 结构形式及几何尺寸

4.1.2 荷载计算

4.1.3 杆件截面选择

4.2 结构模态分析

4.3 抗震验算

4.3.1 设防地震作用下的抗震验算

4.3.2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验算

4.3.3 灾难地震作用下的抗震验算

4.4 抗震避难救灾据点结构综合性能评价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灾难性地震具有极强的破坏能力,一旦发生,不但给灾区造成巨大的人、财、物损失,也给灾区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以大型体育场馆、影剧院、展览会馆等大跨度公共建筑为载体建设的抗震避难救灾据点,因其可承担灾后安置灾民、储备物资、抢险救灾、应急救援等重要任务,在保障灾后人民的人身安全、提高灾后人民的生存质量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纵观国内外关于防灾避难场所的建设,尤其是对抗震避难救灾据点的建设,不管是在场所的数量和质量上,还是体制和标准的建立上,都存在很大的不足。本文通过对抗震避难救灾据点的系统研究,从场地规划、功能设置、结构设计、实例模拟等技术层面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旨在为今后避难场所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依据,为未来防震减灾相应政策的出台提供参考。
   本文在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首先对抗震避难救灾据点的具体涵义做了具体阐述,进而提出了“安全第一、合理布局、平灾结合、以人为本、灵活同步”的五项规划原则以及关于据点用地、道路布置、人均疏散面积、基础设施的四项规划要求。在综合考虑了使用功能、规模大小、重要程度等因素后,将抗震避难救灾据点按其重要程度划分为甲、乙、丙三个类型。考虑到抗震避难救灾据点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难点问题,着重对据点的功能分区、设备配置、人员配备以及实现平灾转换等做了详细说明。
   基于抗震避难救灾据点抗震要求高、安全级别高的特点,在现行抗规的基础上,提出了“设防地震充分运行、罕遇地震正常运行、灾难性地震基本运行”的抗震设防目标,并针对不同地震类型对抗震验算内容做了适当调整。本文最后以大型钢网格结构作为设计实例,通过设防地震下的位移验算、罕遇地震下的承载力验算、灾难性地震下的失效分析及位移验算,对设计模型逐步分析验证,从而得出了本文设计方法可行的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