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脑卒中急性期焦虑抑郁共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
【6h】

脑卒中急性期焦虑抑郁共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图表目录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卒中后急性期焦虑抑郁共病研究现状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据统计,被称为老年人“伴随者”的脑卒中患者在我国约有700万,大约三分之二的患者留下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脑卒中患者除有明显的功能障碍外,由于大脑结构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正常的精神状态就会受到影响,可导致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而焦虑、抑郁往往给临床医疗和康复带来较多困难,如延长住院天数,增加医药费用等。随着联络-会诊精神病学在综合性医院的开展,卒中后焦虑、抑郁的发生已经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但对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的研究却很少,而在临床上,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却很常见。因此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要有足够的认识,并对卒中患者进行常规筛查,尽早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情绪障碍进行识别、干预,以减少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目的:对符合本课题入组要求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进行焦虑抑郁共病的发生率、临床特征、相关因素研究,期望能为脑卒中后急性期焦虑抑郁共病患者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帮助。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观察的研究方法,对2006年05月~2006年12月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符合入组标准的全部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焦虑抑郁共病研究。研究对象入组标准为:年龄在三十岁以上,脑梗死或脑出血,病程达两周以上,无明显言语障碍,头颅CT和(或)MR有阳性病灶的患者。入组患者于发病第二周由两名专训人员进行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与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社会支持量表及应付方式问卷的测评。焦虑、抑郁障碍的测量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HAMD≥7和HAMA≥14的患者再由两名精神科主治医师参照ICD-10“F06.4器质性焦虑障碍”与“F06.32器质性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进行评定,既符合ICD-10“F06.4器质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又符合“F06.32器质性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者,诊断为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post-stroke comorbid anxiety and depression,PSCAD)。以单因素分析的成组比较作为对暴露因素的过筛,单因素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单因素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数据的汇集、管理及相关统计工作在SPSS 11.5中完成。 结果:82例入选对象均进入结果分析,82例患者中,男性55名,女性27名,年龄35~84岁,平均年龄57.77±12.14岁。82例患者中,焦虑抑郁共病总发病人数为22例,占26.83%。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的相关因素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为既往焦虑史、病灶数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社会支持、应付方式。上述因素再经多元逐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既往焦虑史、病灶数目、神经缺损程度、社会支持、应付方式进入回归方程。 结论: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为PSCAD的危险因素,社会支持为PSCAD的保护因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值越高,患PSCAD的危险性就越大;社会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的分值越高,PSCAD发生的危险性就越小。应付方式中积极应付方式分值越高,患PSCAD的危险性就越小,消极应付方式分值越高,患PSCAD的危险性就越大。既往焦虑史、病灶数目与脑卒中急性期焦虑抑郁共病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未发现PSCAD与性别、年龄、婚姻、居住地、文化程度、病灶部位、卒中性质、高血压、糖尿病及卒中史等存在相关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