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脂联素受体1在2型糖尿病大鼠大血管病变中的表达及罗格列酮的干预研究
【6h】

脂联素受体1在2型糖尿病大鼠大血管病变中的表达及罗格列酮的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脂联素受体与2型糖尿病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脂联素受体1(AdipoR1),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对2型糖尿病大鼠大血管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其保护大血管的作用机制。 方法:36只6周龄(180g~220g)清洁级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10)和糖尿病造模组。A组给予常规饲料喂养,自由饮水。模型组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常规饲料加20%蔗糖、10%猪油、2.5%胆固醇、1%胆酸钠、67%常规饲料)喂养,自由饮水。4周后腹腔内注射链尿佐菌素(STZ)30mg/kg,A组注射等体积的枸橼酸缓冲液。6周末测空腹血糖(FBG),血胰岛素水平(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1/FBG×FINS),,以FBG≥7.8mmol/l伴有胰岛素抵抗者为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模型组随机再分为糖尿病组(B组,n=11)及罗格列酮干预组(C组,n=12)。B组C组继续用高糖高脂饮食喂养,A组用常规饲料喂养。其中C组给予罗格列酮3mg/kg/d灌胃,A、B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共干预12周。实验期间不给予胰岛素及其他降糖药。药物干预12周之后于实验结束的前1天禁食12-14h后,用10%水合氯醛0.3mL/100g体重腹腔注射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后处死动物血标,用于测定血糖、血脂、胰岛素。迅速取出腹主动脉,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并用滤纸吸干水分。取部分主动脉组织用4%多聚甲醛液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常规切片,供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其余主动脉组织迅速投入液氮中,冻透后储存于-70℃冰箱,用于脂联素受体1(AdipoR1)mRNA表达的检测。 结果:(1)与A组比较,B组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增高。与B组比较,C组大鼠FBG、FINS、TG、TC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2)与A组相比,B组大鼠大血管AdipoR1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MCP-1、NF-κB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B组相比,C组大鼠大血管AdipoR1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MCP-1、NF-κB表达明显降低(P<0.05); 结论:(1)通过高糖高脂饮食继而小剂量STZ腹腔注射诱发的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具有高血糖、高血脂、胰岛素抵抗等特点,与T2DM患者有许多相似的生化代谢和临床特征,可用于T2DM及其并发症的实验研究。(2)T2DM大鼠大血管中AdipoR1表达降低,炎性细胞因子MCP-1、NF-κB表达增高,提示AdipoR1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3)罗格列酮治疗后,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AdipoR1表达升高,炎性细胞因子MCP-1、NF-κB表达降低,主动脉病理损伤减轻,提示罗格列酮通过上调AdipoR1表达,减轻主动脉炎性细胞因子浸润,产生大血管保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