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工关节置换与髓内钉系统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meta分析
【6h】

人工关节置换与髓内钉系统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meta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人工关节置换与髓内钉系统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2011.12)、OVID(1974~2011.12)、Pubmed(1990~2011.12)、Cochrane图书馆及CBMdisc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0~2011.12),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2011.12),手工检索相关的中英文骨科杂志。收集人工关节置换和髓内钉系统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CCT),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
   [结果]:共纳入9个临床对照研究,445例患者,其中人工关节置换组207例,髓内钉系统组238例。人工关节置换与髓内钉系统比较,人工关节置换组具有术后下床负重时间早[P<0.00001,WMD=-2.82,95%CI(-5.64,-0.01)],术后并发症少[P=0.15,OR=0.47,95%CI(0.28,0.80)]等优点,但术中出血量[P<0.00001,WMD=3.40,95%CI(2.07,4.72)]多,手术时间[P<0.00001.WMD=O.73,95%CI(0.12,1.34)]长。关于住院时间[P<0.00001,WMD=O.17,95%CI(-0.85,1.2)]和术后末次随访Harris评分[P=0.42,WMD=l.37,95%CI(-1.30,4.04)],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两种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各有优劣:
   ①髓内钉系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
   ②人工关节置换组术后并发症少,下床负重时间早;
   ③对于住院时间和术后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因本研究质量及样本的局限性,尚需进行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实验予以进一步证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