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方法综合评估药物干预对哮喘的控制
【6h】

多方法综合评估药物干预对哮喘的控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结果

2.1 入选者基本情况

2.2 治疗前后患者痰液中MMP-9、TIMP-1、TGF-β 1、MMP-9/TIMP-1的检测浓度(表3)

2.3 通过HRCT测量到的2T/D、WA%及吸、呼气相CT值比较(表4)

2.4 2T/D、WA%与FVC%、FEV1/FVC%及FEV1%的相关性(表5)

2.5 治疗后患者痰液中生物标志物与2T/D、WA%的相关性(表6)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附图

综述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1.利用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HRCT(高分辨CT)、肺功能和生物标志物综合评估哮喘的控制情况;
   2.从ACT评分、HRCT、肺功能和生物标志物三个方面探讨治疗性干预对哮喘患者气道重塑的改变。
   方法:
   1.2008年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哮喘患者筛选48例,治疗前行高分辨CT、肺功能检查及诱导留取痰液。
   2.根据GINA方案规范分级治疗1年后再次随访,利用ACT调查问卷评估哮喘控制情况,再次行上述检查,并行痰涂片计数嗜酸细胞百分比(EOS%),利用ELA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方法检测痰液中的MMP-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基质金属蛋白酶-9)、TIMP-1(tissue-inhibitor metalloproteinase-l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和TGF-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3.通过HRCT,测量WA%(Percentage airway wall area气道壁面积占气道面积的百分比)、2T/D(airway wall thickness to airway diameter气道壁厚度与气道直径之比2倍)及吸、呼气相肺组织密度。
   结果:
   1.通过规律的药物干预治疗后,对哮喘患者进行1年来ACT评估:完全控制组15例,部分控制组12例,未控制组7例;各组间WA%、2T/D比较,完全控制组与部分控制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O.05),TGF-β1在完全控制组与部分控制组、未控制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分辨CT哮喘患者的2T/D、WA%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05),并有所降低;治疗前后患者HRCT的肺组织密度在吸气相和呼气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吸、呼气相的差值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3.治疗后痰液中的MMP-9、TIMP-1、TGF-β1浓度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有所减少。
   4.治疗后患者HRCT的2T/D、WA%与痰液中的MMP-9、TIMP-1、MMP-9/TIMP-1及TGF-β1因子有较好的正相关性(P<0.05),而与肺功能中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l%)、1秒率(FEVl/FVC%)、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VC%)有负相关性(P<0.05);且痰液中的EOS%与肺功能中的FEVl%、FEVl/FVC%有负相关性(P<0.05)。
   结论:
   1.ACT评分、高分辨CT、肺功能及痰液等可以更为综合全面的评价哮喘患者的控制情况。
   2.药物干预治疗可使哮喘患者的气道壁厚度、气体潴留、肺功能得到改善,并使炎症细胞因子有所下降,从而阻止哮喘的反复发作及不可逆气流阻塞的形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