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高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6h】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高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语表

前 言

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方法

3.主要仪器

4.主要试剂

5.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IMT正常组、IMT增厚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sx? )

2.不同组别MAU(mg/24h)和hs-CRP(mg/L)含量比较( sx? )见表3。

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原发性高血压与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我国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引起的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目前普遍认为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U)、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和颈动脉内中膜层厚度(Carotidintimamediathickness,C-IMT)是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国内外关于高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微量白蛋白尿与颈动脉硬化的的关系的文献报道不少,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高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三者的相关性鲜有报道。
  目的
  本研究通过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健康正常人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hs-CRP)、尿液中微量白蛋白含量(MAU)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旨在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正常组(IMT正常组)和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IMT增厚组)血清中hs-CRP和尿液中MAU含量变化和意义,从而能够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对防治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方法
  1.选择120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64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53.33±4.73岁,并选择同期体检中血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2.01±6.93岁。
  2.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C-IMT将入选12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IMT正常组(IMT<1.0mm)48例和IMT增厚组(IMT≥1.0mm)72例。
  3.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高血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尿液中MAU含量,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高血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hs-CRP浓度。
  4.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1.高血压患者IMT正常组、IMT增厚组MAU和hs-CRP含量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2.高血压患者IMT增厚组MAU和hs-CRP含量高于IMT正常组(P<0.05)。
  3.正常对照组MAU和hs-CRP含量无相关(r=0.077,P=0.636)。
  4.高血压患者IMT正常组MAU和hs-CRP含量呈正相关(r=0.353,P<0.01)。
  5.高血压患者IMT增厚组MAU和hs-CRP含量呈正相关(r=0.393,P<0.01)。
  结论
  高血压患者IMT正常组、IMT增厚组hs-CRP浓度和MAU水平升高;高血压患者IMT正常组、IMT增厚组MAU和hs-CRP均呈正相关。MAU和hs-CRP可能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对MAU和hs-CRP的检测有可能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