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腿外伤后屈肌痉挛合并骨间肌挛缩的解剖因素分析及治疗
【6h】

小腿外伤后屈肌痉挛合并骨间肌挛缩的解剖因素分析及治疗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小腿外伤后屈肌痉挛合并骨间肌挛缩形成的解剖因素

1.1 肢体挛缩的形成因素

1.2 解剖特点

1.3 诊断和鉴别诊断

1.4 小结

2 小腿外伤后屈肌痉挛合并骨间肌挛缩的治疗

2.1 临床资料

2.1.1一般资料

2.1.2临床挛缩程度分类

2.2 手术方法

2.3 治疗效果评价

2.4 小结

3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小腿外伤后常见足踝部遗留畸形的诊断及治疗

致谢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小腿外伤后造成足趾屈肌痉挛与合并骨间肌挛缩形成的相关解剖因素,并根据其结果对相应的治疗方案进行分析。
  方法:
  查阅历年讨论小腿及足踝部解剖结构的相关文献,根据小腿外伤后解剖结构的改变分析,确认小腿外伤后遗留足趾屈肌痉挛与合并骨间肌挛缩形成的解剖因素。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小腿外伤后单纯足趾屈肌挛缩(7例)与合并足骨间肌挛缩(21例)的患者共28例,以踝关节背伸活动范围、趾间关节的屈曲及主动伸直程度将挛缩程度分为:Ⅰ度、Ⅱ度、Ⅲ度。根据术中探查结果对患者分别采用肌腱延长、肌腱转位与骨间肌肌腱切断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后随访3-9月,测量术后踝关节活动范围、有无屈趾畸形、屈趾肌力,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疗效。
  结果:
  单纯屈肌挛缩7例,屈肌挛缩伴骨间肌挛缩21例,分别采用肌腱延长术15例,采用肌腱移位7例,采用骨间肌肌腱切断6例。术后随访时间为3-9月,平均5.4月,临床疗效评估:①优22例(78.6%),其中单纯屈肌挛缩5例,屈肌挛缩伴骨间肌挛缩17例;②良4例(16%),其中单纯屈肌挛缩1例,屈肌挛缩伴骨间肌挛缩3例,③可2例(5.4%),解剖改变均为屈肌挛缩伴骨间肌挛缩。
  结论:
  单纯足趾屈肌挛缩和屈肌挛缩伴骨间肌挛缩形成的解剖基础各不相同。单纯屈肌挛缩可以是直接外伤,并可由缺血所致,而大部分屈肌挛缩伴骨间肌挛缩均由缺血因素所致,且由于踇长屈肌腱与趾长屈肌腱的连接方式存在不同变异,所引起的相应临床症状也各不相同,故在诊断与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