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干扰素α-2b对带状疱疹患者脑脊液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6h】

干扰素α-2b对带状疱疹患者脑脊液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药物

1.2临床资料

1.3试验方法

1.4资料统计

2 结 果

2.1一般资料

2.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脑脊液中Glu和GABA的含量比较

2.3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

2.4两组患者自评结果及椎旁阻滞次数的比较

2.5两组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的比较

3 讨 论

4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研究现状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1、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α-2b,rhuIFNα-2b)用于椎旁神经阻滞对急性带状疱疹患者脑脊液中谷氨酸及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
  2、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用于椎旁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缓解效果;
  3、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用于椎旁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预防效果。
  方法:
  选择60例已确诊为急性带状疱疹且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干扰素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药物治疗且每三天行一次椎旁阻滞,椎旁阻滞次数最多5次。两组不同之处为 A组椎旁阻滞液中加用rhuIFNα-2b。在T0(治疗前)、T1(治疗后1周)、T2(治疗后2周)、T3(治疗后4周)分别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在T0(治疗前)、T1(治疗后1周)、T3(治疗后4周)各时间点检测患者脑脊液中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水平;在治疗结束时统计椎旁阻滞治疗的次数并让患者对疼痛治疗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并在T3(治疗后4周)、T4(治疗后12周)分别统计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率。
  结果:
  在治疗前,干扰素组和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脑脊液中Glu含量及GABA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在治疗后1周、4周两组患者脑脊液中Glu含量均降低、GABA含量均升高,且干扰素组变化比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在治疗后1周、2周、4周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扰素组变化比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治疗结束时,干扰素组椎旁神经阻滞次数较对照组少(P<0.001),且干扰素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自评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4周末及12周末,干扰素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与干扰素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rhuIFNα-2b用于椎旁神经阻滞可以使急性带状疱疹患者脑脊液中的Glu含量减少、GABA含量升高,并能有效缓解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同时也降低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