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可溶性ST2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6h】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可溶性ST2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两组患者在血浆可溶性ST2、BNP及LVEDD、LVEF中的比较

2.3 CHF组患者可溶性ST2 、BNP、LVEDD 及 LVEF 在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的比较

2.4 Pearson相关分析

2.5 可溶性ST2水平与 CHF病因的关系

2.6可溶性ST2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分析

2.7 用协方差分析方法分析CHF组可溶性ST2水平是否受年龄、BMI及肾功能的影响

3 讨 论

4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述:可溶性ST2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测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可溶性ST2水平,探讨其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26例作为CHF组,按NYHA分级标准将其分为Ⅱ级30例、Ⅲ级45例、Ⅳ级51例;选取同期住院的非CHF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抽血测定血浆BNP、可溶性ST2、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详细记录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及心血管病家族史等一般临床资料,最后用统计学的方法比较CHF组和对照组之间以及CHF组中各亚组之间的差异。
  结果:
  1. CHF组患者血浆可溶性ST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CHF组患者血浆可溶性ST2水平随NYHA心功能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与心衰严重程度相关;
  3. 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HF组患者血浆可溶性ST2水平与BNP水平及LVEDD呈正相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
  4. CHF组患者血浆可溶性ST2水平在缺血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及高血压性心脏病等不同病因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5),可见其不受病因的影响;
  5.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可溶性ST2和BN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和0.837,说明可溶性ST2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当两者联合时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曲线下面积高达0.942。
  6.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CHF组中可溶性ST2的测定不受年龄、体重质量指数及肾功能状态的影响。
  结论:
  血浆可溶性ST2水平的测定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临床意义,可以为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判断提供一定的临床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