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的产品设计与开发
【6h】

基于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的产品设计与开发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概论

1.1课题来源及论文主要内容

1.1.1问题引入

1.1.2课题主要任务

1.2 PROFIBUS现场总线概述

1.2.1 PROFIBUS现场总线

1.2.2 PROFIBUS基本特性

1.2.3 PROFIBUS协议结构

1.2.4传输技术

1.2.5 PROFIBUS总线存取

第二章PROFIBUS-DP现场总线技术

2.1 PROFIBUS-DP的基本功能

2.2 PROFIBUS-DP扩展功能

2.3 PROFIBUS-DP设备类型

2.4 DP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

2.4.1 DP通信关系和DP数据交换

2.4.2初始化阶段,重启动和用户数据通信

2.5系统配置

2.6物理层传输方式及数据链路层服务的实现

2.6.1物理层传输方式

2.6.2数据链路层服务的实现

2.7 PROFIBUS-DP报文传输分析

2.7.1 PROFIBUS-DP报文结构

2.7.2 PROFIBUS-DP报文通信的基本顺序

2.7.3系统响应时间

2.8 DP从站状态机的实现

第三章PROFIBUS-PA现场总线技术

3.1实现IEC1158-2传输技术

3.2实现PROFIBUS-PA设备行规

3.2.1 PA通信特性

3.2.2应用特性

3.2.3功能块

第四章耦合器的研究

4.1 PROFIBUS-DP与PA的连接

4.2耦合器的原理

4.3智能协议专用芯片

4.3.1主设备的ASIC

4.3.2智能从设备ASIC

4.3.3带有处理器内核的从设备ASIC

4.3.4简单从设备ASIC

4.3.5 ASIC芯片的关键内核----SIM1

4.4 DPC31简介

第五章耦合器的设计

5.1串行总线接口

5.1.1异步物理单元

5.1.2同步物理单元(曼彻斯特)

5.2地址定位

5.3 DP数据BUFFER结构分配

5.4同步串行接口(SSC接口)

5.4.1 DPC31中SSC接口单元

5.4.2 SSC接口工作原理

5.5 DPC31的中断处理

5.6软件设计

5.6.1主程序设计

5.6.2中断程序设计

5.7系统配置

5.8 GSD文件简介

5.8.1 GSD文件的组成

5.8.2 GSD文件格式

第六章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研究的项目)

展开▼

摘要

现场总线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际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安装在生产过程区域的现场设备(或仪表)与控制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或系统)之间的一种串行、数字式、多点、双向通信的数据总线。 在现有的各种现场总线标准中,PROFIBUS现场总线因具有通信实时性强、高传输率、低成本、拓扑结构灵活多样、冗余性强、适于各种工控领域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PROFIBUS包括PROFIBUS-DP,PROFIBUS-PA,PROFIBUS-FMS三个系列,其中用于设备级控制系统与分散式I/O通信的PROFIBUS-DP是市场占有率领先的总线技术。 目前市场上PROFIBUS产品主要是西门子、ABB等国外公司提供的,PROFIBUS-DP接口产品的开发相对比较容易,目前在国内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发出PROFIBUS-DP接口产品,PROFIBUS-PA总线产品的开发相对比较困难,所以国内市场上的PROFIBUS-PA总线接口产品都是由国外引进的,价格昂贵,也有一些企业正着力于PA产品的开发。由于DP与PA的协议不同,需要利用耦合器进行转换,目前国际上应用的耦合器主要是ABB、德国P+F倍加福的成品,但价格昂贵。国内,尚未有人进行耦合器的开发。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及时填补了一种有极大市场潜力的研究领域,对自动化控制领域技术进步和缩小与国外技术水平的差距,对提高我国在自动化领域的国产化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分析PROFIBUS现场总线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基本特性、协议组成,以及PROFIBUS的传输技术入手。对PROFIBUS-DP与PROFIBUS-PA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首先详细研究PROFIBUS-DP,PROFIBUS-DP采用RS-485传输技术:数据编码采用不归零码(NRZ),每八位二进制数(<1字节)按11位的顺序被传输,补充了开始位、终止位和奇偶校验位。分析PROFIBUS-DP的基本功能及扩展功能、设备类型、数据通信、系统配置、报文传输分析等。 接着深入研究PROFIBUS-PA关键技术:物理层使用IEC61158-2传输技术,这是一种位同步协议,采用曼彻斯特双向L码编码方式提高了总线通信的可靠性;传输数据遵循使得现场设备可以实现互操作性的PA行规;介绍PA通信特性。 本文重点是耦合器的开发设计,首先了解耦合器的功能及原理,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智能协议芯片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选用智能芯片DPC31进行产品开发的思路,对DPC31内部机制进行研究,利用DPC31和51单片机进行耦合器的开发,实现协议的转换(数据编码:NRZ与曼彻斯特码的相互转换;波特率的改变)。论文提出了一种可行性的方案。 最后,本文对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耦合器的开发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