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酚类化合物对多刺裸腹溞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6h】

酚类化合物对多刺裸腹溞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综述

1 酚类化合物污染现状及其毒性研究进展

1.1 污染现状

1.2 酚类化合物毒性研究进展

2 生物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2.1 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2 生物监测的特点

2.3 生物监测中常见的监测指标

3 苯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的理化性质及危害

3.1 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害

3.2 邻苯二酚的理化性质及危害

3.3 间苯二酚的理化性质及危害

4 多刺裸腹溞在生物监测中的应用

4.1 枝角类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4.2 多刺裸腹溞的分类学地位及形态学描述

4.3 太原地区多刺裸腹溞的分布情况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受试酚类化合物对多刺裸腹溞的毒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酚类化合物对多刺裸腹溞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2.2 酚类化合物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3.1 酚类化合物对多刺裸腹溞的急性毒性

3.2 酚类化合物安全性评价

4 结论

第三章 三种酚类化合物对多刺裸腹溞生理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三种酚类化合物对多刺裸腹溞半致死浓度的确定

2.2 三种酚类化合物对多刺裸腹溞体长和心率的影响

3 讨论

3.1 三种酚类化合物对多刺裸腹溞的急性毒性

3.2 三种酚类化合物对多刺裸腹溞体长和心率的影响

4 结论

第四章 三种酚类化合物对多刺裸腹溞SOD与CAT活力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三种酚类化合物对多刺裸腹溞SOD活力的影响

2.2 三种酚类化合物对多刺裸腹溞CAT活力的影响

3 讨论

3.1 三种酚类化合物对多刺裸腹溞SOD活力的影响

3.2 三种酚类化合物对多刺裸腹溞CAT活力的影响

4 结论

第五章 三种酚类化合物对多刺裸腹溞GST和AChE活力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三种酚类化合物对多刺裸腹溞GST活力的影响

2.2 三种酚类化合物对多刺裸腹溞AChE活力的影响

3 讨论

3.1 三种酚类化合物对多刺裸腹溞GST活力的影响

3.2 三种酚类化合物对多刺裸腹溞AChE活力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论文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苯酚的羟基取代物和硝基取代物两类七种酚类化合物(Phenolic compounds)对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的急性毒性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苯酚及其羟基取代物中邻苯二酚和间苯二酚对裸腹溞死亡率、体长、心率三个生理指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四种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
  (1)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与处理时间的延长,多刺裸腹溞死亡率上升,半致死浓度降低。苯酚羟基取代物的毒性大于其单硝基取代物的,双硝基取代物毒性远远高于单硝基取代物的。
  (2)伴随处理浓度的提高及时间的延长,多刺裸腹溞体长相对增长率、心率总体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苯酚处理24h、48h,体长增长率、心率均表现出低浓度上升、高浓度下降的变化趋势。浓度0.75mg·L-1时,体长增长率和心率最大;邻苯二酚处理,体长增长率不断下降。处理24h心率先升后降,48h心率不断下降;间苯二酚处理,体长增长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浓度0.030mg·L-1时最大。处理24h,心率在低浓度升高、高浓度降低。48h则不断下降。
  (3)经苯酚及其羟基类两种酚类化合物处理后,除苯酚处理组SOD活力不断下降外,其它两种处理都表现出低浓度升高、高浓度降低,最后趋于对照水平的变化趋势。即低浓度对SOD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而高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苯酚、邻苯二酚处理24h,CAT活力也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处理48h,CAT活力不断下降;间苯二酚处理24h、48h,CAT活力都变现出随处理浓度增大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且CAT活力显著低于对照水平。
  (4)苯酚及其羟基类两种酚类化合物处理24h,GST活力随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处理48h,苯酚、邻苯二酚对GST活力表现出抑制效应,且均低于对照组;间苯二酚对GST活力的影响与24h后GST活力的变化趋势相似。处理24h、48h,除邻苯二酚在48h AChE活力升高趋势不明显外,其余各处理组AChE活力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
  综合研究结果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第一,两类七种酚类化合物的毒性与其取代基的种类、数目和位置有关。多刺裸腹溞对酚类化合物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可作为水生生物毒理学的实验材料。
  第二,苯酚及其羟基类两种酚类化合物的毒性大小依次为:间苯二酚>邻苯二酚>苯酚;相对于死亡率、体长而言,多刺裸腹溞心率的变化更能够直观灵敏地反应酚类化合物的毒性大小。
  第三,苯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在低浓度、短时间内对多刺裸腹溞SOD、CAT、GST和AChE活力起诱导作用;但是,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与时间的延长,酶活力受到抑制。四种酶活指标能够灵敏反映羟基类三种酚类化合物对水生动物造成的毒性及生理生化损伤,可作为有效的标志物评价酚类污染物的毒性程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