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国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研究
【6h】

建国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非公有制经济的概述

1.1 “经济政策“的概念

1.2 “非公有制经济”概念的界定

1.3 马克思主义非公有制经济理论

1.4 中国化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

1.4.1 毛泽东的所有制思想

1.4.2 邓小平非公有制经济思想

1.4.3 江泽民的非公有制经济思想

第二章 建国以来党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变迁

2.1 改革开放前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演变

2.1.1 保护和扶助时期(1949—1953年)

2.1.2 改造和限制时期(1953—1956年)

2.1.3 调整和退回时期(1957—1965年)

2.1.4 混乱和失调时期(1966—1976年)

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以及政策演变

2.2.1 恢复和重建时期(1978—1986年)

2.2.2 鼓励和扩展时期(1987—1992年)

2.2.3 支持和引导(1992—1997年)

2.2.4 巩固和稳定发展的时期(1997年至今)

第三章 建国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思考

3.1 建国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挥的作用

3.1.1 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3.1.2 扩大城乡及大学生就业渠道

3.1.3 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2 建国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经验教训

3.2.1 正确认识中国国情,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3.2.2 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3.2.3 充分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必然性

3.3 完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启示

3.3.1 更新社会各界的思想观念

3.3.2 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3.3.3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自身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是在学习和研究建国以来的中共党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史的基础上,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历史考察,并重点考察了中国共产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推行。一种改革政策的制定和推行,往往是以一定的思想理论为先导,并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何对待和解决建国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遇到的新问题,需要用新的理论来指导。为此本文首先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思想认识过程,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发展和完善,是马克思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中国化的集中表现。
  本文系统总结了建国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无可辩驳证明,在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的中国,只有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增强国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在回顾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本文还总结了建国以来党在发展非公经济中的经验教训,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现实启示。
  本文重点论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发展演变。写作过程中的难点在于如何梳理党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系统性,以及政策的反复性。其主要创新点是:对建国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时间段落的划分,有自己的理论和认识依据,与一般的划分有所不同。
  总之,论文是综合研究近年来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写成的,是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个历史回顾和阶段性的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