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西资源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基于低碳经济框架的思考
【6h】

山西资源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基于低碳经济框架的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主要框架及内容

1.3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低碳经济理论

2.1.1 低碳经济的提出背景

2.1.2 低碳经济研究动态

2.2 资源型经济理论

2.2.1 资源型经济悖论

2.2.2 资源型经济研究动态

2.3 简要述评

第三章 山西资源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形成及症状分析

3.1 山西资源型经济的形成原因

3.1.1 资源禀赋优势

3.1.2 国家政策倾斜

3.1.3 小结

3.2 山西资源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突出特征

3.2.1 产业结构刚性化问题突出,资源型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3.2.2 能源消耗“高碳”特征显著

3.2.3 资源开发代价严重,外部性问题突出

3.2.4 科技创新机制不健全,内生发展能力不足

3.2.5 投资、贸易结构呈现单一化

3.2.6 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资源型地区转型成功经验

4.1 德国鲁尔地区——政府统筹政策激励型

4.2 日本北九州——政府规制企业主导型

4.3 美国休斯顿——市场主导企业决策型

4.4 我国一些地区转型模式

第五章 资源型地区转型经验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5.1 资源型地区转型经验的国际比较

5.1.1 转型发展模式

5.1.2 产业转型政策

5.1.3 转型保障措施

5.2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模式选择

第六章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6.1 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形成以低碳为特征的现代产业发展模式

6.2 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6.3 推进经济发展动力转型,实现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

6.4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造高效性、服务性制度环境

6.5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正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2003年,英国首先在《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一书中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现在低碳经济已作为一种新型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被世界各国和地区所接受。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走低碳发展道路,我国也提出了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的目标。
  山西是国内最为典型的资源型区域,也是气象灾害多发区和气候变化敏感区。目前,山西省已成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这既是重大的战略机遇,也是挑战,对于促进山西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具有十分重要战略意义。山西在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发展方式转变、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转型发展,对其他资源型地区也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示范意义。
  本文在低碳经济理论框架下,采用实证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案例比较分析法,分析了山西资源型经济增长方式具有产业结构刚性化问题突出,资源型产业占主导地位;能源消耗“高碳”特征显著;资源开发代价严重,外部性问题突出;科技创新机制不健全,内生发展能力不足;投资、贸易结构呈现单一化等主要症状。重点剖析了德国鲁尔、日本北九州、美国休斯顿以及我国一些地区的成功转型经验,并从转型发展模式、产业转型政策以及转型保障措施方面对这些资源型地区的转型经验进行了比较,同时结合山西的实际情况,提出山西应采用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经济转型,并进一步指出,山西应从产业结构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经济发展动力转型、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五个方面出发,实现山西资源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