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探析政府引导失地农民自主城市化转变路径
【6h】

探析政府引导失地农民自主城市化转变路径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失地农民城市化转变相关理论研究

1.1 失地农民的界定

1.2 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的历史沿革及所处的社会背景

1.3 我国失地农民的规模及发展趋势

1.4 失地农民自主城市化转变的理论分析

1.4.1 失地农民自主城市化转变的含义

1.4.2 失地农民自主城市化转变的现实特点

第二章 失地农民城市化转变的现状分析

2.1 失地对农民所产生的影响

2.2 失地农民的转变及安置现状

2.3 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现状

2.4 农民失地后所产生的不安定因素

第三章 失地农民自主城市化转变的难点分析

3.1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农民市民化转变难的根源

3.1.1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历史回顾

3.1.2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对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影响

3.2 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不完善是农民市民化转变难的直接原因

3.2.1 征地补偿原则及标准问题分析

3.2.2 征地权滥用及征地程序的不合理

3.2.3 现行征地补偿制度弊端对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影响

3.3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3.3.1 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化程度不足,范围小,覆盖面窄

3.3.2 社会保障制度管理分散,缺乏有效监管机制和法律保障

3.4 法定的政府责任弱化以及现行制度存在的缺陷

3.5 失地农民自身整体素质偏低以及城市化转变意识不足

第四章 政府在失地农民城市化转变过程中的责任

4.1 着力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4.1.1 户籍制度的深层次改革

4.1.2 逐步消除二元结构下造成的社会分割和身份歧视

4.2 完善征地补偿制度

4.2.1 统一公平征地补偿标准,建立公平补偿机制

4.2.2 健全征地程序,加强民主监督,建立征地纠纷裁决机制

4.3 疏通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救济渠道

4.3.1 强化对失地农民法律的援助

4.3.2 健全有关法律法规

4.3.3 采取各种形式提高失地农民法律意识

4.4 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4.4.1 改变传统做法,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

4.4.2 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失地农民综合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网

4.5 调动各方积极性有效推动失地农民市民化的转变

4.5.1 加强各级政府的领导作用

4.5.2 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失地农民城市化转变过程中的协调作用

4.5.3 完善大众媒体在失地农民市民化转变过程中的利益表达机制

第五章 政府引导失地农民自主城市化转变的途径

5.1 切实转变农民旧观念,培养市民新思维

5.1.1 创造“农民”与“市民”和谐沟通的空间环境

5.1.2 提升自主转变意识逐步适应城市生活节奏

5.2 妥善运用失地补偿金,从长远规划市民生活

5.3 提高自身素质,为再就业创造条件

5.3.1 积极参加职业教育和再就业培训

5.3.2 鼓励多方位自主寻求就业途径

5.4 积极参加商业保险,提高自身社会保障意识

5.5 培养自身公共意识,积极维护公共利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国家对土地农转非的征用力度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他们原有的生存根基。失地农民将不断的进入城市、融入城市,这也是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然而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过量需求和土地保护的失衡,以及国家土地制度本身的缺陷和土地征用政策具体操作中的问题,造成大量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也失去了大量利益。
  我国失地农民问题在城镇化过程中产生,必然也会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加以解决。要实现失地农民城市化的转变,需要各级政府以及农民自身做出更多的努力,包括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健全失地农民就业体系,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各级政府在失地农民向城市化转变过程中的领导帮助作用,发挥农民组织的协调作用,提升大众媒体在失地农民利益表达中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加强思想教育与宣传,使失地农民通过自身的努力从心理以及行为上去主动适应并逐步向城市化转变。如何解决好失地农民向城市化转变的问题,不仅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民自身地位的提升,而且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失地农民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必然会滋生更多的社会矛盾,以此来看,失地农民城市化转变不仅仅是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而且同样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