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西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6h】

山西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3研究内容

1.4研究方法

1.5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之处

1.6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地理位置

2.2气候条件

2.3自然资源

2.4经济状况

2.5农业状况

第三章 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确定及估算方法

3.1资料来源

3.2排放因子及排放量的估算方法

第四章 山西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4.1山西省农业碳排放清单

4.2山西省农业非碳温室气体(N2O、CH4)排放清单

第五章 山西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及时空分布特征

5.1山西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及时空分布特征

5.2山西省2005-2010农业非碳类温室气体排放量

5.3山西省2005-2010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第六章 基于Kaya模型的山西省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6.1 Kaya模型和LMDI分解

6.2结果分析

第七章 山西省温室气体减排对策

7.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落实节能减排技术

7.2改善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强化农业低碳发展意识

7.3减少农业化肥施用,控制牲畜数量

7.4加大财政支出对农业环境研究和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结论

8.2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展开▼

摘要

随着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不断上升,气候变暖已成为现阶段最迫切环境问题,大气中70%的CH4和90%的N2O来源于农业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转换等过程。所以研究区域的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变化可以为政策的制订提供数据支持,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以2005-2010山西省统计年鉴为基础数据,结合研究区内的专项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数据,对山西省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进行计算,同时对其进行时空分析,以期寻求6a间的变化情况;通过模型分析,明确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变化的驱动因子,提出有针对性山西省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的合理化建议。根据文章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2010年山西省农业系统碳排放总量为146.60万t,年均增长率3.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比增长处于阶段性下降态势;增长率除灌溉和翻耕外,其他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2005年秸秆露天焚烧碳排放量为166.983×104t,2010年为232.811×104t,涨幅为39.43%,达到历史最高,其中以玉米、小麦和杂粮为主,秸秆量占总产量的85%以上,且以玉米对农田碳排放的影响最大,杂粮作物影响逐步降低,水稻和棉花对农田碳排放的影响最小,农作物种植的单一性越来越强。
  3、农业非 CO2类温室气体排放中:稻田 CH4的排放量持续保持负增长,CH4排放的CO2当量仅为5100t,对山西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影响较小;农用地纯氮输入相对稳定,N2O排放的总量维持在4000t左右;6a间,动物肠道发酵的CH4排放和粪便管理的N2O排放量急速下降,降幅均超过50%,主要原因为牲畜禽畜养殖数量的大幅减少,但其在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影响依旧最大。
  4、运城市占全省农业碳排总量比例最高,阳泉市最低;排放强度太原、晋中、长治三地最高;吕梁、忻州市总量低、强度小,但增速最快。分布格局呈带状分布,仅宁武、昔阳、左权、武乡四县碳排总量实现整体负增长。
  5、6a间,山西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累计减少29.85%,其下降趋势与N2O、CH4排放的碳当量曲线基本一致,与农业碳排放趋势相反;2007年开始,农业碳排放超过温室气体排放的碳当量,但总量仍不断减少;2010年,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呈现出小幅增长状态,但单位产值碳排却呈现稳步下降趋势。
  6、影响山西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诸因素中,农业生产资料排放效率呈现负效应,其减量效应对整个山西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影响最大;增量效应因素中经济发展因素影响最大、结构因素与人口效应因素影响较小。
  7、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山西省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对策。如:研发推广节约型的低碳农业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业废弃物生物黑炭转化还田技术、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发展、更新农业机械及技术;发展和改善化肥施用模式,提高农作物吸收率;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及普及太阳能集热器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