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飞蝗几丁质降解酶基因的异质性表达及酶学特性分析
【6h】

飞蝗几丁质降解酶基因的异质性表达及酶学特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 飞蝗概述

1.2 昆虫几丁质、几丁质酶和β-N-乙酰葡萄糖苷酶

1.3酶活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1.4研究目的和意义

1.5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飞蝗LmCht5-1、LmCht5-2和LmNAG1的表达及纯化

2.1引言

2.2实验材料及试剂

2.3实验方法

2.4实验结果

2.5 讨论

第三章飞蝗几丁质降解酶的酶学特性分析

3.1引言

3.2实验材料及试剂

3.3 实验方法

3.4结果

3.5讨论

第四章LmCht5-1和LmCht5-2的几丁质结合特性分析

4.1引言

4.2实验材料及试剂

4.3实验方法

4.4结果

4.5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承诺书

声明

展开▼

摘要

几丁质是由N-乙酰葡萄糖胺残基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连多糖高聚物,主要存在于昆虫的外骨骼、围食膜、肠道和气管以及植物和真菌的细胞壁中,是自然界中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生物多聚物。昆虫几丁质降解酶主要分为糖苷水解酶18家族的几丁质酶(Chitinase,Cht)和糖苷水解酶20家族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glucosaminidase,NAG)两种,这两种酶通过协同作用可将几丁质降解为N-乙酰氨基葡萄糖单体。几丁质酶是一种内切酶,可降解几丁质为几丁寡糖,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是一种外切酶,可将几丁寡糖从非还原端水解为N-乙酰氨基葡萄糖单体。几丁质降解酶广泛存在于昆虫的中肠、蜕皮液以及一些昆虫的毒腺中,对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丁质的代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几丁质酶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作为潜在的杀虫剂靶标、几丁质生物垃圾的降解和生产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酶工具而受到广泛的关注。
  本研究主要是将飞蝗Ⅰ型几丁质酶(LmCht5-1和LmCht5-2)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LmNAG1)通过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SF9细胞中进行异质性表达,测定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以及酶的动力学参数。并通过胶状几丁质结合实验比较LmCht5-1和LmCht5-2对胶状几丁质的结合能力,从而确定几丁质结合结构域(CBD)的功能。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飞蝗LmCht5-1、LmCht5-2和LmNAG1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纯化
  将飞蝗Ⅰ型几丁质酶(LmCht5-1和LmCht5-2)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LmNAG1)通过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SF9细胞中进行异质性表达。设计带有酶切位点、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以及6×His标签的PCR引物扩增目的片段,构建到pFastbacTMDual真核表达载体上,之后将重组载体转化到DH10感受态细胞中,得到重组Bacmid杆粒,将重组Bacmid杆粒转染SF9细胞进行真核表达。利用6×His标签蛋白与Ni-NTA柱的亲和性对所表达蛋白进行纯化。通过SDS-PAGE胶和WesternBlot对纯化后的目的蛋白进行检测。
  二、飞蝗几丁质降解酶的酶学特性分析
  获得纯化蛋白后,测定了酶的最适pH、pH稳定性、最适温度、热稳定性以及酶的动力学参数等。结果显示LmCht5-1和LmCht5-2具有相似的最适pH和温度(使用寡聚底物4MU-(GlcNAc)3时,二者的最适pH值为6,使用多聚底物CM-Chitin-RBV 时二者的最适pH值均为9,最适温度为40℃)。使用寡聚底物4MU-(GlcNAc)3测定酶的动力学参数时,LmCht5-1的Km值比LmCht5-2小,LmCht5-1的Kcat/Km值比
  LmCht5-2大,相反,使用多聚底物CM-Chitin-RBV测定酶的动力学参数时,LmCht5-1的Km值比LmCht5-2大,LmCht5-1的Vmax/Km值比LmCht5-2小,说明LmCht5-1倾向于水解寡聚底物,而LmCht5-2则倾向于水解多聚底物。使用4MU-GlcNAc为底物测定LmNAG1的动力学参数时,LmNAG1的Km值为0.28±0.02mM,kcat/Km值为3215.12±61.98mM-1S-1,说明LmNAG1酶对底物4MU-GlcNAc有着很高的亲和性,且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所以我们得出结论:在蝗虫体内,LmCht5-1可能主要负责降解寡聚几丁质,LmCht5-2可能主要负责降解多聚几丁质,而LmNAG1主要负责将LmCht5-1和LmCht5-2的降解产物通过外切水解作用降解为N-乙酰氨基葡萄糖单体。
  三、LmCht5-1和LmCht5-2的几丁质结合特性分析
  LmCht5-1和LmCht5-2在结构上都具有信号肽、一个催化域和一个连接区,此外LmCht5-1比LmCht5-2多一个CBD区(Chitinbindingdomain)。本研究通过Arakane等[1]所描述的几丁质结合特性研究方法对飞蝗几丁质酶LmCht5-1和LmCht5-2的几丁质结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含有CBD区的LmCht5-1可以和胶状几丁质紧密结合,而不含CBD区的LmCht5-2则几乎不能结合胶状几丁质。
  本研究首次将飞蝗Ⅰ型几丁质酶(LmCht5-1和LmCht5-2)和β-N-乙酰葡萄糖苷酶(LmNAG1)构建于真核表达载体上进行表达和纯化,并对纯化蛋白进行了最适pH、pH稳定性、最适温度、热稳定性以及酶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测定。进一步明确了LmCht5-1、LmCht5-2和LmNAG1的理化特性,为利用几丁质降解酶进行害虫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