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语境融合视野下的科学修辞解释研究
【6h】

语境融合视野下的科学修辞解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1.研究背景与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研究思路与内容

4.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科学修辞学的源起与当代进展

1.1 科学修辞学理论溯源

1.1.1 传统修辞学与修辞批评

1.1.2 新修辞学的滥觞

1.1.3 修辞与哲学关系的发展与科学修辞学的产生

1.2 科学修辞学研究趋向

1.2.1 修辞辩证法的语境模式

1.2.2 修辞目的论和特殊论

1.2.3 修辞功能论

1.2.4 科学修辞学研究走向的特征

第二章 科学修辞学的语境论转向与科学修辞解释的产生

2.1 科学修辞学与语境论结合研究的可能性

2.1.1 科学哲学中语境论思想的进展

2.1.2 科学修辞学的融合性发展需求

2.2 修辞解释中的语境性表现

2.2.1 修辞解释的语形基础

2.2.2 修辞解释的语义规范

2.2.3 修辞解释的语用关联

2.3 科学修辞学的自我超越

2.3.1 从修辞发明到修辞解释

2.3.2 修辞解释视野的扩展

2.4 科学修辞解释对科学社会性问题的解读

2.4.1 科学社会性问题的修辞视角

2.4.2 科学社会性问题的修辞分析

2.4.3 科学修辞解释对科学社会性问题的重新认识

第三章 科学修辞解释的主要问题

3.1 科学修辞解释的根本问题

3.1.1 统一性问题:不可通约性与相对主义诘难

3.1.2 有效性问题:科学的修辞理性与逻辑标准

3.2 科学修辞解释的具体问题域

3.2.1 科学文本的静态分析与动态需求的冲突

3.2.2 案例研究与理论综合的不均衡

3.2.3 科学的科学性、修辞性与社会性问题

3.2.4 修辞分析的解释性与预见性

第四章 科学修辞解释的语境分析

4.1 科学修辞解释的方法论结构

4.1.1 修辞分析法

4.1.2 语境分析法

4.2 科学文本分析——以篇际语境分析为例

4.2.1 篇际语境分析的本质

4.2.2 篇际语境分析的主要特征

4.3 科学案例研究——以科学争论为例

4.3.1 科学争论研究的进路

4.3.2 科学争论研究中的语境解释

4.3.3 科学争论的语境解释意义

4.4 科学修辞解释的语境特征

4.4.1 修辞语境的相通性

4.4.2 修辞语境的转换性

4.4.3 修辞语境的整体性

4.4.4 形态多样性与内容复杂性

4.4.5 修辞基质性与语境依赖性

4.4.6 动态过程性与科学公开性

第五章 科学修辞解释模式的构建

5.1 修辞解释模式的发展

5.1.1 修辞解释对科学问题的关注

5.1.2 文本语境辩证法与文本研究中的语境模式

5.1.3 修辞解释主体的弱化与社会互动模式的引入

5.2 科学修辞解释的语境结构与预设

5.2.1 科学语境

5.2.2 修辞语境

5.2.3 社会语境

5.2.4 修辞主题与参与者

5.3 科学修辞表征与解释过程

5.3.1 科学修辞解释过程

5.3.2 科学修辞解释的逻辑基础

5.3.3 科学修辞解释的表征语境及其逻辑特征

5.4 科学修辞评价与判定机制

5.4.1 控制要素与科学修辞评价机制

5.4.2 科学修辞解释的判定语境及其逻辑特征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承诺书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当今科学的不断进步,科学思维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修辞学作为一种具有元分析特征的方法论,逐渐渗透于科学发明和科学论述的策略研究中。科学修辞学及其在诠释学传统路径基础上延伸的科学修辞解释成为了后现代科学哲学中有重要前途的理论方向。但是相较于理性思维方式,以修辞解释为代表的或然性论证方法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如何回答科学修辞学面临的当代诘难,并基于科学进步的基础上构建一种科学修辞解释模式,就成为了十分有意义的研究趋向。而越发深入的研究表明,在语境论基础上形成的修辞解释,为科学解释提供了一种融合性研究平台,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对立重新找回了可沟通、可交流的基点,并在修辞语境基础上促成了科学话语中语形、语义和语用分析方法的结合。这进一步为科学修辞解释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首先,回顾了修辞学分析方式在近代科学兴起之后的重新萌生,特别是其对科学理论研究域面的渗入。这其中传统修辞学与修辞批评、新修辞学、修辞哲学等学科的发展为科学修辞学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因素。并且通过20世纪最后十年的发展,科学修辞学先后经历了修辞辩证法的早期语境模式、修辞目的论和特殊论、修辞功能论等三大发展阶段,当前最为突出的即在功能论基础上理性的学科定位以及一种融合性研究需求。
  其次,针对这种融合发展需求关注了科学修辞学的语境论转向,特别是在这一转向中其走向一种修辞解释的典型性特征。修辞与语境的结合根本上是因为语境概念与修辞概念同源于语言学研究,并且语境论研究已经在科学哲学研究中形成了典型的解释模式和方法论结构。此外,国外一些修辞学家已经注意到,科学修辞学自身表现出明显的语境特征,例如其语形表征的语境限定、修辞解释的语义基础和规范、修辞学与语用学的关联等。因此科学修辞学的语境论转向就成为一种自然而必然的趋势了,而在这种潮流中迸发的修辞解释力量已不容小觑。
  再次,在这种语境融合视野下反思了科学修辞解释所面临的两大根本性问题,即统一性问题和有效性问题,并从不可通约性与相对主义诘难、修辞理性与逻辑标准等角度深入剖析。从这两方面展开,将具体问题域锁定在了科学文本的静态分析与动态研究需求冲突、案例研究与理论综合的不均衡、科学的修辞性和社会性问题、理论解释性与预见性等四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维度。
  第四,分析了科学修辞解释的方法论结构,并据此对科学修辞解释的两种主要研究方式进行了语境分析。在语境融合视野下的修辞解释将语境分析法与修辞分析法有机结合,并在科学文本分析和科学案例研究中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以篇际语境分析和科学争论为例探讨了科学修辞解释中的语境分析,并进一步展开论述了科学修辞解释的语境特征。
  最后,通过对修辞解释模式的历史分析,说明了科学修辞解释中语境结构和预设的重要性,并对科学修辞解释的整体过程展开解析。分辨了传统科学解释和科学修辞解释的区别,特别关注了科学修辞表征与解释过程中的逻辑基础问题及其表征逻辑特征。最后,根据控制要素和科学修辞评价机制问题、科学修辞解释的判定逻辑特征等,进一步研究了科学修辞评价与其判定机制。
  总之,根据对科学修辞学研究方向的把握,从中梳理出具有完整科学解释意义的科学修辞解释概念,并通过对其解释内涵的理解、发展趋向的把握及其融合研究趋向特征的分析,希望能够揭示当前科学修辞解释在语境融合视野下的崭新生命力,并期望给出一种相对完善的科学修辞解释模式。这一方面为科学研究中的修辞学思维方式确立更加坚实的学科基础,给出了科学修辞学一种新的研究向度,另一方面也论证了科学修辞解释在当今科学哲学和科学解释研究中的学术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