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均衡汇率与名义汇率的偏差研究
【6h】

我国均衡汇率与名义汇率的偏差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第二部分 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

第三部分 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的设计与计算

第四部分 汇率偏差负效应及其调整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宏观经济理论和国际金融为理论指导,以一种新的测算方法来计算人民币均衡汇率。计算的结果是人民币名义汇率长期被低估。在计算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从资源流失、外汇储备损益和国内外市场价格的一体化三个角度来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偏差的负效应。通过对汇率偏差负效应的研究,提出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的角度来看,人民币名义汇率应大幅度提升。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研究背景。 近年来人民币的汇率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随着最近几年我国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加,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越来越大。在目前人民币升值已成定论的情况下,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及其时间依旧是国内、外学者讨论的重点。本文在这一部分对人民币是否应升值,升值幅度应为多大,计算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讨论。明确了本文的主要工作以及预期的创新。 第二部分,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 为了研究人民币是否低估,各专家学者探讨了用各种方法对均衡汇率进行测算。在这部分中,详细介绍了当前计算人民币均衡汇率所用的方法及其测算结果,并对现有的方法进行了评价。 现在人们对均衡汇率的研究方法多是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通过选择代表经济内、外部均衡的宏观经济变量和名义汇率或实际汇率建立单方程模型,来测算均衡汇率。但这样的模型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用名义汇率或实际汇率作为模型的拟合值,而且将其看作是均衡汇率。这类模型本质上没有考虑国内均衡和国外均衡等因素,模型拟合程度越高,其结果就越接近名义汇率或实际汇率。 第三部分,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的设计与计算。 在对以往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购买力平价的思想出发,认为均衡汇率应该是在经济达到内、外部均衡的情况下与购买力平价相符的汇率。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测算均衡汇率的方法。其研究思路是综合考虑购买力和基本面,采用两步法计算均衡汇率。第一步先测算均衡汇率的初始值,解决被解释变量取值的合理性,第二步建立模型对均衡汇率进行精算。通过方法上的创新,希望能够对均衡汇率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这种计算均衡汇率的方法与以往均衡汇率的研究方法不同,改变了把实际汇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均衡汇率模型的计算方法。 第四部分,汇率偏差负效应及其调整研究。 现在,人们对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的问题,虽然都认可了人民币汇率必须升值,但主流观点实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好处并没有真正得到认识。好像人民币升值是迫于一种国际压力。有的文章在肯定人民币升值的同时,也总是要强调人民币不应该快速升值,要强调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坏处。为了分析人民币低估对经济带来的影响,回答人民币升值到底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是什么,我们从资源流失、外汇储备损益和国内外市场价格的一体化角度测算了汇率偏低所带来的对资源的损失、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的负面效应以及巨额外汇储备的损益。 通过对人民币汇率偏离程度的计算和进一步对汇率偏差负效应的分析,我们可得出人民币汇率升值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结论。因此,名义汇率与均衡汇率偏差的减少就能为我国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