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Tip-DCs在肝细胞癌肝内转移中的意义研究
【6h】

Tip-DCs在肝细胞癌肝内转移中的意义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主要符号表

引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1.2 单细胞悬液制备

1.2.1 主要试剂

1.2.2 主要仪器

1.2.3 单细胞悬液制备步骤

1.3 流式细胞术

1.3.1 主要试剂

1.3.2 主要仪器

1.3.3 实验方法

1.3.4 注意事项

1.4.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结果

第三章 讨论

3.1 肝癌复发

3.2 肝癌术后复发防治

3.2.1 术前TACE

3.2.2 术后辅助TACE

3.2.3 术后免疫治疗

3.2.4 术后辅助局部化疗、放疗

3.2.5 术后辅助系统化疗

3.3 髓系细胞与肿瘤

3.3.1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与HCC(肝细胞癌)的关系

3.3.2 TEMs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3.3.3 MDSCs与HCC

3.3.4 Tip-DC与原发性肝癌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细胞癌肝内转移中髓系细胞意义的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及目的:肝细胞癌(HCC)是威胁国人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根治性切除率低,术后极易复发转移,而肝内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形式。肝细胞癌预后差,多数患者最终死于肝内转移,整体预后很差。近年来发现髓系细胞在肿瘤进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我们前期研究发现Tip-DC(TNF-alpha/iNOS producing dendritic cells)在大肠癌与肺癌肝转移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提示Tip-DCs被主动募集至肝转移瘤内;选择性去除Tip-DCs可抑制肝转移瘤的生长,甚至使部分已经形成的肿瘤缩小。那么在肝细胞癌中,是否存在相同或者类似的机制?本研究对新鲜肝癌切除标本、瘤旁正常肝组织中Tip-DCs浸润情况进行研究,目的初步阐明Tip-DCs在肝细胞癌组织中存在,以期为肝细胞癌肝内转移的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治疗靶点。
  方法:1.收集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2011~2013年经外科手术并术后病理证实为肝细胞肝癌的患者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获取肝癌病灶、癌旁正常肝脏组织标本,所有标本的获取均获患者知情同意,并且临床资料完整。所有病例手术前均未作抗肿瘤治疗。手术标本切除后立即冷藏运至实验室处理,制备单细胞悬液后进行流式细胞检测。
  2.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的界值。
  结果:
  1.Tip-DCs在肝癌组织中的浸润情况
  Tip-DCs表达协同分子CD11b,不表达协同分子CD66,其趋化作用依赖于CCR2,免疫荧光标记后行流式细胞检查。30例肝细胞性肝癌癌组织标本中Tip-DCs在癌组织中高表达,其平均占所检肝癌组织标本细胞总数比例5.54±1.15%。而癌旁正常肝组织标本中Tip-DCs低水平表达,其平均占所检正常肝组织组织标本细胞总数比例为1.83±0.66%,与癌组织中Tip-DCs表达相比较有差异,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Tip-DCs在大小肝癌组织标本中的浸润情况
  Tip-DCs表达协同分子CD11b,不表达协同分子CD66,其趋化作用依赖于CCR2,免疫荧光标记后行流式细胞检查。15例大肝癌癌组织标本中Tip-DCs在癌组织中高表达,其平均占所检肝癌组织标本细胞总数比例6.92±2.11%;15例小肝癌癌组织标本中Tip-DCs在癌组织中中低水平表达,其平均占所检肝癌组织标本细胞总数比例3.08±1.32%,与大肝癌组相比较有差异,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肝癌癌旁正常肝组织标本中Tip-DCs低水平表达,其平均占所检肝癌组织标本细胞总数比例为1.95±0.75%,与小肝癌组(1.69±1.02%)相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
  1.Tip-DCs在肝细胞性肝癌癌组织中呈高水平浸润。
  2.Tip-DCs在肝细胞性肝癌癌旁正常肝组织中呈低水平浸润。
  3.Tip-DCs在大肝癌中浸润程度明显大于小肝癌,提示Tip-DCs的浸润可能与肝癌的浸润及转移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