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企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思考
【6h】

国企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第一部分 国有资产流失:一个尚未完全打开的黑箱

第二部分 国企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国有资产流失与国企产权改革关系辨析

第四部分 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分析

第五部分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及建议

展开▼

摘要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既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随着国有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国企实行股权多元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国有资本将逐步退出一般性的竞争性国有企业领域,大量的国有企业已经或正在改制为民营资本为主的非公有制企业。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致使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大肆侵吞国有资产的违法犯罪大案要案频繁发生,国有企业改制成了某些别有用心人揩国家油水,实现短时间暴富的捷径。 国有资产流失的恶果是非常严重和可怕的:损害了国有资产所有者应当拥有的权益;加大了社会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平,从而引发其他社会问题;加剧政治腐败,导致官僚资本主义泛滥 由于体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政策不配套,国企改制中存在自卖自买、暗箱操作等一些不规范行为,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和社会不稳定等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从国企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的角度,对国有资产流失概念作出界定,并分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找出国企改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以期对国企改制工作有所帮助。 国有资产流失的衡量标准既不能过于狭窄又不能太宽泛。标准过窄例如把国有资产流失限定在人为造成的现象,虽然能将有关的法律责任落到实处,但是国有资产流失从法理学的角度上讲是一种结果或状态而不是一种行为,违法行为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之一,但是它毕竟不是唯一的原因,还有着政策、体制和其他一些非人为因素;标准过宽例如将国有资产权益的减少都算作流失,又容易混淆政府为实现其社会管理与经济宏观调控等职能必要的实物和现金支付与国有资产流失之间的区别,容易使人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不能有针对性地了解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和原因并指导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工作实践。 国有资产的服务对象和受益人是国家和社会公众,如果资产的转移或交易如果改变了服务对象的基本类别,使服务的水准,范围和数量降低或者减低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即期和远期收益,而少数人从中受益,这就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其实质是少数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侵害社会公众的利益。 产权制度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能推动经济增长。这是因为产权制度的演变既改变收入分配,又改变经济中使用资源效率潜在可能性,从而影响人类的选择行为。国企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1、隐匿资产,虚减利润。具体表现为:加速折旧,人为缩短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加大成本和亏损;将国有资产投资收益、经营利润收入等虚列为“负债”,挂“应付款”账上,进行隐匿;隐匿小金库资产等;2、财产清查不彻底。部分企业不全面清理固定资产与存货,没有对企业历史形成的资产和负债情况进行真实、完整的反映;或者只将账面原值作为清查值,使得一定的账外资产无法纳入改制范围;3、资产评估不规范。包括;委托程序、操作程序不规范,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评估方法不科学等;4、资产剥离不严格。如蓄意将企业资产剥离,把资金和较好设备抽逃出来,化为私产,对企业的划拨土地使用权,未按规定办理出让、租赁或以作价出资入股手续,可保留划拨用地的未报批或超期使用,使土地处于无偿使用状态等;5、产权交易的违纪违法操作。表现为:一些利用手中的权力,暗箱操作,排斥其他战略投资者,对公开产权交易人为设置障碍,限制竞争,在产权交易过程中内外勾结,串通投标;6、执行优惠政策不严肃;7、逃废债务;8、债务重组中的流失等。 国有资产流失既有人为的因素,也有体制和制度的原因,更多时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是:1、对待国有资产流失思想上不重视,包括:思想观念蜕变,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够;2、国有资产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包括: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及运行的法律规定严重缺乏,法律的不协调性,现存法律规则缺乏可诉性;3、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虽然基本形成了国有资产三级授权经营体制。但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效果,常常是机构到位,职能却没有到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仍然存在政企不分、所有者缺位、国有资产监管不力等弊端;4、国企改制缺乏市场机制,主要指改制工作封闭、不民主、不透明,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产权交易制度不完善;5、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我国许多工作国企之所以难以健康稳定地发展,就在于缺乏制度的保障——没有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其核心是治理结构失灵,往往形成 “内部人控制”。而这对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控制权方式、运作方式乃至效率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6、国有资产流失查处难,处罚不力等。国有资产流失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与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结合,与严格管理、从严治企相结合,实行责、权、利的有效统一。1、加强思想教育,重视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坚持教育在先是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根本措施。这不仅是源头治本,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切入点,也是强化国企改制各级参与者抵制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解决心理失衡的落脚点。思想教育应从道德教育、法纪教育、业务培训等方面入手;2、建立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加强立法力度,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保护、司法追偿法律机制,改进和完善会计制度,制定和完善国企改制相关的法令法规;3、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处理好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的关系。建立确保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的实现机制,继续改革国有资产三级授权经营体制;4、完善公司治理。实行股权多元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规范和完善董事会的运作,强化监事会的作用,规范经理层的运作机制;5、推进完善市场运作机制。建立开放、民主和透明的改制工作环境,继续深化价格机制改革,消除市场障碍,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垄断,规范产权交易;6、规范国企改制操作。把好资产界定关,把好财务管理关,把好清产核资关,把好资产报损核销关,把好资产评估关等;7、强化立体监督制约机制。实施立体监督要从监督方式、监督主体、监督环节和监督手段上形成全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立体式”监督格局,从利益和责任机制上强化监督效果,监督客体重点放在掌握权力和参与政策规划、方案制定的主要人员和潜在的国有资产受让者或者相关受益者身上;8、加大惩处力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大中介机构和相关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力度,加大司法力度,及时防止和制止国有资产流失等。 本文主要运用理论阐述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国企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危害,试图找到综合治理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由于考虑到国企改制实践性很强,文章重点突出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和防范对策,对指导国企改制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张晋锋;

  •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
  • 学科 财政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企业经济;
  • 关键词

    国企; 改制过程; 中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