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现状与完善对策研究
【6h】

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现状与完善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人力资源会计概述

第三章 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现状分析

第四章 推进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实施的对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收益对于不同的经济主体有不同的意义,即使同一经济主体在不同经营时期的收益意义也是不一样的。对于收益的意义,不同国家的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与观点。 美国会计学者利特尔顿(A.C.Littleton)认为,收益是企业会计的重心,收益表是企业会计最重要的产品。以利特尔顿为代表的传统会计学派认为,收益作为反映企业业绩的综合计量指标,受到外部利益关系集团的极大关注,包括债权人、企业职工、客户、股东、政府部门,都关注企业的经营情况,所有的利害关系人都对企业创造收益或净收益的能力极为关注。所以,收益的确定是企业会计的中心问题。 悉德尼.亚历山大列举出收益的六大用途:收益是一种重要税收(所得税)的计算基础;在公开报告中,收益被视为公司经营成功的一种度量;收益是决定可分配股利的标准;利率制定机构可用收益来测试所制定的利率是否公正与合理;对一个赖以维持其生活的财产所有者、财产委托人在保存其本金的同时,收益是其进行分配的指南;收益是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管理活动的行为指南。 常勋教授在他的《国际会计研究》一书中指出,收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财务报表要素,也是衡量企业业绩的重要指标。收入的信息对于企业利益关系人,特别是股东的经济决策和资本市场对股票乃至企业价值的评价至关重要。 葛家澍教授在《迎接廿一世纪密切关注国内外财务会计新动向》一文中指出,收益指标是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是投资人最为关心的会计数据。在企业中,收益总是该企业有利的现金流量的主要来源。全面收益的特点是除净收益之外,还包括己确认的其他利得或损失,在这个意义上,今后的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或全面收益信息比原先的净利润或净收益数据对财务会计信息的用户预测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将更为有用。

著录项

  • 作者

    柳毅;

  •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
  • 学科 会计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端生;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会计 ;
  • 关键词

    人力资源会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