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税费体系的经济学分析
【6h】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税费体系的经济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导论

第2章 矿产资源开发特殊性与收益分配理论

第3章 中外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比较分析

第4章 中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5章 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经历了一个从无偿使用到有偿使用的过程,由于税费制度理论基础的缺失,使得其在调整利益分配、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不足。完善矿产资源收益分配理论,改革税费体系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尝试运用主流经济学要素分配理论,基于矿产资源开发的特殊性,以资源租金理论作为切入点,对矿产资源收益分配与中国税费体系改革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对完善微观经济学中的要素收益分配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中国矿产资源税费体系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对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重点从理论上对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特殊性进行经济学分析,界定了稀缺性租金与耗竭性租金,以及包含生态、环境租金的完全成本,提出以资源租金为核心的矿产资源收益分配理论框架;通过中外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与体系的比较分析,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税费体系的实证分析,对中国矿产资源税费体系改革方向提出一些建议。论文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矿产资源开发中特殊性分析及租金形成。矿产资源稀缺性和可耗竭性是形成资源租金的基础:前者是其供给固定而需求增加产生的租金(稀缺性租金),后者是由于资源的耗竭性使得资源稀缺强度增加导致供给减少而产生的租金(耗竭性租金);矿产资源开采对生态和环境具有很强的破坏性,通过使污染者付费(生态、环境租金)来解决环境问题。 (2)以资源租金为核心的矿产资源收益分配理论框架。资源租金属于要素分配的范畴,即把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报酬就是租金,矿产资源收益分配理论就是让资源产品的价格收益在各个要素之间进行分配:劳动力与资本获得工资和利息,居民环境获得生态、环境租金,矿产资源获得租金,分配之后的余额被称为“经济利润”。由于忽视矿产资源价值、租金易流失等因素,矿产资源在开发中作为一种主要生产要素其收益被低估,应明确资源租金在矿产资源收益分配理论中的核心地位。 (3)中外矿业税费体系的比较与差异。中外矿业税费体系结构存在差异:主要市场经济国家遵循的是以资源租金为核心的要素收益分配理论,服从的是以权利金制度(资源租金)为核心的财税制度,大部分国家不设增值税。中国设置的是以税收(增值税和所得税)为核心的财税制度,中国的增值税在总体税负中占很大的比重,而有偿使用税费只占很小的比重;中国矿业税费制度的建立未充分考虑矿业活动的特殊性,对资源租金认识不足;也未考虑矿业税费的整体性与矿业活动的周期性。 (4)对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税费体系改革的建议。中国矿产资源租金总额基数很庞大,在矿产资源产量和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下,矿产资源单位租金和租金总额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现存的税费制度只是收取了资源租金很小的一部分,租金在大量流失。中国矿产资源使用制度不完善是导致租金流失的主要原因。建议中国建立以资源租金为主体的矿产资源收益获取体制替代现在的以税收为主的资源收益获取体制,形成以矿山开采权拍卖、权利金为主,以分块逐步拍卖为辅的资源租金收取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