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军工企业制度变迁研究——以晋西工业集团为例
【6h】

我国军工企业制度变迁研究——以晋西工业集团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基本框架

1.4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概述

2.2 企业制度变迁分析框架

3 计划经济时期的军工企业:从军民结合到单一军品生产

3.1 企业建立的历史背景

3.2 企业权力结构的演变

3.3 企业经营绩效

3.4 管理制度及效率分析

4 改革开放时期的军工企业:从单一军品生产到军民结合

4.1 军工企业改革的时代背景

4.2 军工企业改革的特殊性

4.3 军工企业制度变迁分析

4.4 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及其原因分析

5 市场经济下的军工企业:集团化和市场化

5.1 军工企业集团化的改革背景

5.2 资产重组实践及其原因分析

5.3 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5.4 管理制度及效率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以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我国国有军工企业的制度变迁过程进行了案例分析。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简要界定,提出交易成本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交易成本分析方法,对晋西工业集团制度变迁的过程分三个阶段进行分析,主要考察交易成本的大小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得出如下主要观点:由制度本身造成的制度性的交易成本是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主要诱因。计划经济时期,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使国家权力长期在企业管理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央计划的经济体制使得企业生产过程中信息上报和下达的层级过多,这两者结合形成了巨大的交易成本,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效率,迫使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由于军工行业极端重要的战略性地位,军工企业承担着军民结合和体制改革的双重任务,改革过程更加艰难。基于放权让利的承包制改革,并未从根本上使权责利统一起来,反而在改革过程中出现道德风险,使交易成本显性化,导致军工行业负担过重,长期亏损,改革出现路径依赖。政府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对企业的交易成本进行补偿,并通过集团化和市场化的方式来降低交易成本,改革后的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设置监事会引进监督机制、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迫使企业在资产运用上趋于理性,在市场价格和竞争机制的推动下,企业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内在动力,这使得企业需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