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研究——以美国的量化宽松为例
【6h】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研究——以美国的量化宽松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08年9月,受次贷危机的影响,以“两房’’申请破产保护为标志,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危机发生后,美国国内失业率高涨,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面临着通缩的威胁,出口下降,国内生产总值持续下滑,经济处于瘫痪的边缘。为了遏制金融危机的蔓延,美联储多次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刺激经济复苏。然而,由于短期利率接近于零,市场面临“流动性陷阱’’,传统货币政策收效甚微。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推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加大对经济的刺激。在危机爆发后的四年时间里,美联储已经陆续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由于美元是世界货币,所以量化宽松会通过溢出机制对其他国家造成影响。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必然会受到猛烈的冲击。所以,研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否达到了美联储预期的为市场提供流动性、降低失业率、使国内生产总值上升、扩大出口等目标和量化宽松的溢出效应对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经济造成哪些影响,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也围绕着这些问题,展开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并给出作者自己的观点。
  本文在研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时,不但采用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而且还运用时间序列的方法建立了VAR模型,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行实证研究。全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对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的文献做了简单的回顾和梳理总结,认为这些文献大致可分为四类,即货币政策的理论研究、货币政策的效用研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渠道研究、货币政策溢出效用的研究。第二,在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回顾部分介绍了传统的货币政策,即再贴现率政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对其作用和优缺点分别进行了说明和分析。介绍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概念并分析了该政策推出的理论依据,还对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及传导机制做了解释和分析。第三,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考察部分,先简要的介绍了一下量化宽松政策的相关内容,然后根据美国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详细的分析了该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得出结论:该政策短期内稳定了金融体系并提供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使美国经济复苏预期增强;失业率停止攀升开始下降;美元贬值的财富效应使美国无偿获得他国财富等。第四,在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分析部分,通过建立VAR模型,就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的结果是该政策短期内对中国工业增加值产生了正的溢出效应;短期内使中国的通胀压力较强;对中国的净出口短期影响较为强烈;使得中国大宗商品进口量波动较大,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从长期来看,量化宽松对中国的影响趋于稳定。第五,作者对本文的研究结论做了概括性的陈述。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的对象比较新颖,研究的数据具有时效性。本文研究的是金融危机后美国推出的“非传统”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且,本文中引用的数据都是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现有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对传统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领域且时效性不强。二是研究的方法比较创新。本文引入了计量经济模型,建立向量白回归(vAR)模型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现在很多文献对经济现象的研究还停留在逻辑推理阶段,并没给研究的宏观结论找到坚实的微观基础。本文试图在此方面有所突破。为了得到支持宏观结论的微观基础,作者引用美国和中国公布的最新经济数据,通过建立向量白回归(vAR)模型,对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为理解目前的经济运行状况和预测将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