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投资“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入方式选择
【6h】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投资“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入方式选择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1.6 电子信息产业的细分及特点

1.7 对外投资进入区位选择

1.8 进入的可选方式

第2章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进入“一带一路”国家的现状

2.1 贸易进入方式

2.2 契约进入方式

2.3 证券投资进入方式

2.4 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方式

2.5 对外投资企业“落地”中存在的问题

2.6 小结

第3章 影响进入方式选择的因素分析

3.1 进入方式选择模式

3.2 投资主体因素

3.3 投资环境因素

3.4 政策文化因素

3.5 小结

第4章 基于独资与合资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的构建

4.2 电子基础产业进入方式的分析

4.3信息应用产业进入方式的分析

4.4 信息服务业进入方式的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合理选择进入方式的对策建议

5.1 宏观层面

5.2 电子基础产业

5.3 信息应用产业

5.4 信息服务业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附录

附录1 近5年电子基础产业企业投资主体属性及进入方式

附录2 近5年信息应用企业投资主体属性及进入方式

附录3 近5年信息服务业企业投资主体属性及进入方式

附录4 东道国产业环境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一带一路,信息先行”已是业界的共识。电子信息产业投资“一带一路”不但可以促进自身的结构调整和升级,还可以渗透其他产业,加速“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步伐。电子信息产业在进入“一带一路”国家时,面临着自身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问题,在“落地”中同样受到东道国进入壁垒的制约,现实中也不乏因为进入方式选择不当而导致的跨国投资失败案例,进入方式选择已成为跨国投资的重要过程之一。
  本文首先分析了出口、契约、国际证券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四种进入方式。出口和契约方式进入“一带一路”国家相对不足,国际证券投资常见于以色列、新加坡等少数资本健全的国家,大量存在的案例是以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一带一路”国家的。在总结部分学者理论的基础上,从投资主体层面、东道国投资环境层面、政策文化层面分析了影响进入方式选择的因素。选取6个解释变量,建立二元逻辑选择模型,针对企业独资进入还是合资进入作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为:电子基础产业受投资主体层面因素影响较大,信息应用产业受东道国投资环境层面因素影响较大,政策文化因素对信息服务业进入方式选择的影响较大。根据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建议:⑴中小企业要扩大以贸易、契约方式进入“一带一路”国家的比重,大型公司应勇于对外直接投资;⑵电子基础产业应实行本土化专利创新,有效利用亚投行融资;⑶信息应用产业应争取东道国政策支持,努力改善东道国投资环境;⑷信息服务业应善于消除文化差异的影响,灵活运用各种国际进入方式。

著录项

  • 作者

    刘长磊;

  •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
  • 学科 政治经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孙建中;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426.67;F425.73;
  • 关键词

    电子产业; 产业投资; 投资模式; 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