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聚合物窜流规律研究
【6h】

聚合物窜流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摘要

创新点摘要

第1章引言

第2章聚合物宏观流变性研究

第3章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变性研究

第4章聚合物窜流可视化研究

第5章聚合物窜流驱油研究

第6章聚合物窜流核磁共振研究

第7章聚合物窜流CT研究

第8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聚合物驱油技术已是目前我国各主力油田进入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长期的注水开发,已造成油藏储层及流体物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经过前期的堵水调剖,但驱油过程中聚合物沿优势流场窜流突进十分普遍,致使油井过早见聚,含水上升加快,波及系数减少,驱油效率降低,因此研究聚合物窜流规律,从机理上解释窜聚的原因,进一步完善聚合物驱油开发技术,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重要研究内容。 论文采取实验研究方法,利用不同技术手段系统的研究了聚合物窜流规律。首先从聚合物流变性出发,研究了影响聚合物流变性的各因素及各因素对聚合物溶液粘度影响的敏感性,分析了稠度系数、幂律指数与温度、浓度的关系,应用支持向量机新方法耦合了各影响因素预测聚合物的表观粘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单管岩心循环回注与并联岩心剪切流变实验模拟了地层条件下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流变规律。研究了聚合物溶液浓度与渗透率对剪切粘度的影响,分析了影响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窜流的原因,论文制作了不同模型采用可视化方法研究聚合物在不同非均质下窜流形态,通过聚合物驱油并联岩心实验对比不同非均质下注聚浓度与采收率关系,确定最佳注聚浓度,为注聚参数优化提供依据。 论文应用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了不同驱替过程、不同非均质条件下聚合物在孔径中的窜流分布,分析了岩心孔隙结构对聚合物窜流的影响,以及不同驱替阶段的流体在孔径中分布,研究发现窜流过程中原油发生重新分布,论文根据窜流特点确定了聚合物窜流后剩余油分布孔径范围。论文采用CT无损监测技术研究了聚合物窜流后在岩心内部的分布,从微观展现不同驱替阶段后流体的分布形态,采用图像分割技术对图像分析,研究发现窜流取决于孔隙的微观结构,不同位置的切片表明聚合物窜流后形态分布为高斯分布。聚合物窜流是聚合物流变性与储层非均质性协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为油田防窜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对防止聚合物窜流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张星;

  •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授予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学科 油气田开发工程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李兆敏;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E357.46;
  • 关键词

    聚合物驱油; 窜流; 多孔介质; 流变规律; 核磁共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