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伊朗库姆盆地分析与油气勘探前景
【6h】

伊朗库姆盆地分析与油气勘探前景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引言

1.1盆地分析及库姆盆地研究现状

1.1.1盆地分析现状

1.1.2关于沉积盆地类型

1.1.3关于前陆盆地

1.1.4库姆盆地的研究现状

1.1.5存在的问题

1.2研究思路、内容及主要成果

1.2.1研究思路

1.2.2研究内容

1.2.3完成的主要工作

1.3主要认识和结论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区域地质背景

2.1.1伊朗地质特征

2.1.2伊朗主要含油气区

2.2伊朗油气资源与分布特点

2.3库姆盆地基本地质特征

2.3.1构造位置

2.3.2地层特征

2.3.3.勘探开发历程

第3章 盆地构造特征及演化

3.1中伊朗盆地的构造背景及演化

3.1.1中伊朗古生代克拉通内坳陷阶段

3.1.2中生代中伊朗地区挤压/伸展交替作用阶段

3.1.3古-始新世弧后伸展盆地阶段

3.1.4渐新世-第四纪碰撞造山作用解段

3.2库姆盆地卡山地区构造特征

3.2.1构造层划分

3.2.3构造样式

3.3库姆盆地演化史

3.4库姆盆地卡山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

3.4.1卡山地区演化史分析

3.4.2 Arn1井和Arn2井构造演化分析

第4章 层序地层与沉积特征

4.1库姆盆地库姆组层序地层学研究

4.1.1古地形面貌

4.1.2层序格架建立原则

4.1.3层序划分及特征

4.2卡山地区库姆组沉积及成岩特征

4.2.1 Arn1井库姆组沉积及成岩特征

4.2.2卡山地区实钻井库姆组沉积、成岩特征比较

4.3库姆组沉积相及其演化

第5章 烃源岩特征及其油气生成研究

5.1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与生标特征

5.1.1侏罗系

5.1.2第三系库姆组

5.2烃源岩显微特征

5.2.1有机质的成分和类型

5.2.2烃源岩类型划分

5.2.3烃源岩分布及生烃潜力评价

5.3烃源岩的生烃演化特征

5.3.1烃源岩的沉积埋藏史

5.3.2烃源岩的热演化史

5.3.3烃源岩的生烃史分析

5.4原油特征及油源对比

5.4.1参数选择

5.4.2 Arn1井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5.4.3油油对比

5.4.4油源对比

第6章 库姆组储层评价

6.1库姆组岩石物理性质

6.1.1岩石类型及颗粒特征

6.1.2全直径岩芯物性分析

6.2基于测井资料的储层裂缝分析

6.2.1 FMI库姆组成像测井裂缝特征

6.2.2测井资料裂缝分析

6.3基于地震资料的储层裂缝分析

6.3.1 Aran背斜精细解释及库姆组C4亚段构造裂缝分析

6.3.2地震属性预测裂缝分布

6.4库姆组储层综合评价

6.4.1库姆组储层参数及储层划分

6.4.2储层的发育程度及分布特征

6.4.3储层的非均质性研究

6.4.4储层发育差异性控制因素分析

6.4.5中伊朗盆地库姆组与中国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比较

第7章 盆地综合评价与油气前景分析

7.1 Aran油田油气藏特征

7.1.1流体性质

7.1.2温压特征

7.1.3油气藏类型

7.2油气成藏机理探讨

7.2.1油气成藏的油气源条件

7.2.2油气成藏的储集条件

7.2.3油气成藏的封盖条件

7.2.4多运移通道并存,有利于油气的运移和聚集

7.2.5晚期成藏,时空配置良好

7.2.6构造控藏,储层控制油气的富集

7.3库姆组油气成藏过程

7.3.1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油气充注

7.3.2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特征

7.3.3库姆组油气的成藏过程

7.3.4库姆组油气的成藏期次

7.4勘探前景分析

7.4.1 Aran背斜构造带评价

7.4.2 Navab背斜带评价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库姆盆地是一典型的新生代弧后盆地,其主要目的层库姆组是陆源碎屑-火山碎屑-碳酸盐岩混积地层,又是典型的裂缝-孔隙型储层。正是因为盆地性质、储层特征和成藏条件的复杂性,油气勘探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本文综合运用石油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的理论与方法,利用最新的地质、物探和钻井资料,对其构造演化史、沉积充填史、油气生成史和库姆组储层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综合研究,划分出较有利的油气聚集带与勘探目标,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 伊朗板块位于古特提斯缝合带与新特提斯缝合带之间,原始泛大陆的裂解、冈瓦纳大陆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对伊朗板块具有重大影响。库姆盆地卡山地区可划分出寒武系至第四系等8个构造层、四个一级构造单元,即山前冲断-褶皱带、山前凹陷带、中央隆起带和斜坡带。晚阿尔卑斯挤压构造运动呈现出5个较强烈的构造活动幕次。这是盆地油气演化的构造背景。 根据地震、钻井、野外露头等资料进行的层序地层分析,在卡山地区库姆组识别出5个三级层序S1~S5。卡山地区库姆组沉积时期为库姆盆地东南方向的一个局限海湾,Aran油田处于平缓的浅海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环境。该区从渐新世至早中新世库姆组沉积时期,经历了7次重要的海平面升降旋回变化,即低水位充填期,初次海侵期,沉降充填期,孤立泻湖期,再次海侵期,构造抬升期及完全孤立期。 卡山地区发育两套有效烃源岩,一套为侏罗系Shemshak组泥岩,另一套为中-渐新统库姆组泥灰岩。Shemshak组泥岩较厚、有机质丰度较高,使侏罗系具有生成油气的物质基础。库姆组有机质丰度低,但有机质类型较好,处于成熟阶段,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Arnl井原油为成熟原油,是水体微咸化-半咸化的弱还原-还原环境的沉积产物,成油母质为陆源高等植物与低等水生生物混源,母质类型为Ⅱ型,表明Arnl井原油主要源自库姆组,也有其它源岩生成烃类的贡献。 卡山地区主要储集层为库姆组海相碳酸盐岩,以生物碎屑灰岩为主,它是一种裂缝—孔隙型储层,储层相变快,非均质性强,裂缝的发育程度对储集性能的影响很大。总体看,库姆组孔隙度都偏低,各段中C段储层最为发育,其次为E段,Ⅰ类、Ⅱ类储层主要发育于滩微相。 总之,库姆盆地具有较好的油气生成条件,主要储集层为库姆组海相生物碎屑灰岩和礁灰岩,圈闭类型以背斜和冲断背斜为主,生储盖组合良好,成藏匹配较好,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通过卡山地区油气成藏条件分析,认为近油源的Aran构造带、Navab构造带是该区有利的勘探目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