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联交易中从属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研究
【6h】

关联交易中从属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1.选题依据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1.研究的目标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论文的创新点

(四)研究的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2.历史的方法

3.比较的研究方法

二、关联交易及从属公司债权人的内涵

(一)关联交易的界定

1.关联人的定义及范围

2.关联交易的含义

(二)从属公司债权人的界定

1.控制公司与从属公司

2.从属公司债权人的概念、种类及特征

三、从属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理论基础

(一)传统公司法理论的缺陷

1.公司独立人格制度的缺陷

2.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缺陷

(二)现代公司目标的重新调整——强调公司社会责任

四、从属公司债权人利益受损的具体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从属公司债权人利益受损的具体表现

1.从属公司人格形骸化

2.设立空壳公司

3.提供虚假信息

4.制造破产逃避债务

(二)从属公司债权人利益受损的原因分析

1.传统公司法理论对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影响

2.法律制度设计上的固有缺陷

3.相关法律规范缺乏系统性且规定较为抽象

4.对于债权人利益的事前保护措施欠缺规定

5.关联交易的债权人事后救济手段有限

五、从属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的国外考察

(一)英美模式对从属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1.揭开公司面纱原则

2.深石原则

3.实质合并规则

(二)大陆模式对从属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1.法国事实上的董事理论

2.德国的关联公司法规定

3.欧洲共同体第九号指令

(三)两种模式的特点比较与利弊分析

1.两种模式的特点比较

2.两种模式的利弊分析

六、从属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制度完善

(一)从属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原则

1.效益与公平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2.事前预防与事后补救相结合原则

(二)从属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立法模式选择

(三)从属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事前保护制度完善

1.建立公司投资状况备案与公开制度

2.完善关联关系报告制度

3.引入债券持有人会议制度

(四)从属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事后救济制度完善

1.引入“实质合并原则”

2.完善“深石原则”

结 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 谢

展开▼

摘要

关联交易是顺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而产生的,它具有促进企业规模经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降低经营风险以及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司或集团整体战略目标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控制股东也可以利用其优势地位掏空公司,从而威胁到债权人尤其是从属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实现,破坏了我国的投融资环境和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这种结局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公司法理论和立法贯穿始终且根深蒂固的资本信用理念、以及在此理念支配下建立的资本信用制度和规则。因而,在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时代背景下,严格规范关联交易、保护债权人尤其是从属公司债权人的基本权益显得非常重要。尽管我国立法对债权人保护十分重视,但保护机制和规则的设计却不甚合理,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付出巨大成本、牺牲股东与公司利益的同时,却未能充分实现债权人保护的目标。股东有限责任和独立人格的滥用对从属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产生了危害。公司法人人格制度的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受到了公然挑战。当一项法律制度出现漏洞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否定它本身的积极价值,公司法人人格制度是法律设计上的一个伟大的发明,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的使命和任务是对这项制度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修补,建立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以及给予从属公司债权人事后的救济,以矫正这项制度不公平公正的实然效果。因此,重新审视并调整传统公司法中与之相关的基本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从属公司债权人保护措施就成为必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