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前构造带地应力测井方法建模及储盖层评价
【6h】

山前构造带地应力测井方法建模及储盖层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思路

1.5 研究成果

第2章 基础实验测试岩石力学参数

2.1 声发射实验及数据处理

2.2 岩石力学三轴实验及数据处理

2.3 岩石动、静态弹性参数测试

第3章 测井地应力建模

3.1 地应力测井建模具体步骤

3.2 地层压力计算模型

3.3 三向应力测井地应力计算模型

3.3.1 垂向地应力计算模型

3.3.2 水平主应力计算模型

3.3.3 研究区域各区块地应力具体计算模型

3.4 实际资料处理计算地应力大小

3.4.1 C冷110井实际资料处理

3.4.2 DD87井实际资料处理

3.5 实际资料处理获取地应力方位

3.5.1 地层倾角测井资料确定地应力方位

3.5.2 电成像资料确定地应力方位

3.5.3 钻井诱导缝推断地应力方位

3.5.4 研究区域地应力方位认识

第4章 储盖层地应力分布模式研究

4.1 D87井储盖层地应力分布模式

4.2 G2井储盖层地应力分布模式

4.3 区域储盖层地应力分布

第5章 山前构造带地应力对储盖层的影响规律研究

5.1 地应力对储层的影响

5.1.1 柴北缘地应力与侏罗系储层

5.1.2 柴北缘地应力与第三系储层

5.2 地应力对盖层的影响

5.3 山前构造带区域地应力与储盖层分布规律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利用测井资料研究山前构造带地应力及储盖层评价,对油气勘探和开发都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岩样进行的声发射实验,力学的三轴实验及岩石力学参数的动、静态同步测试,为利用测井资料求得符合勘探开发要求的力学参数提供了充分的实验依据。利用密度、声波、偶极横波成像测井等资料对柴北缘岩石力学参数(泊松比、杨氏模量、体积模量以及剪切模量、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和抗张强度)进行计算。应用黄氏地应力计算模型确定了延深度连续变化的地应力剖面,利用水力压裂资料求的实际地应力值证明了测井计算地应力方法的准确性。在地层压力和构造应力系数的确定方面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期提高和完善测井计算地应力的精度。采用基于地层倾角测井和电成像测井的井壁崩落法、钻井诱导缝推断方法确定了柴北缘地应力的方向。
   对柴北缘八个区块分别建立了地应力分布模式,通过对各个区块储盖层分布模式的研究,我们得出了山前构造带地应力对储盖层的影响规律。地应力对柴北缘山前构造带储层物性的影响很大。就储层来说,挤压应力强,储层变得更加致密,储层物性变差;就泥岩盖层而言,地应力增强,泥岩中可能发育裂缝,使传统意义上充当盖层的泥岩向储层转化,使储层盖层组合关系发生变化,形成所谓储盖倒置现象。一般在山前强挤压背景下,局部弱挤压应力构造带或拉张应力区十分有利于油气的储集与保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