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灰岩裂缝储层地震识别技术研究——以四扣地区为例
【6h】

灰岩裂缝储层地震识别技术研究——以四扣地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碳酸盐岩研究现状

1.2.2 裂缝检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 -3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第二章 基础地质研究

2.1 勘探概况

2.2 灰岩沉积及储层特征

2.2.1 灰岩沉积规律

2.2.2 碳酸盐岩亚相及分布规律

2.3 物性特征

2.4 地球物理特征分析

2.4.1.测井特征

2.4.2 灰岩裂缝储层地震特征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基于谱分析技术的灰岩厚度及含油气性预测

3.1 薄层的谱特征分析

3.1.1 地震薄层

3.1.2 薄(互)层反射系数序列频谱特点分析

3.2 利用倒谱分析定量预测灰岩储层厚度

3.2.1 倒谱的基本原理

3.2.2 倒谱在计算薄层厚度中的应用

3.3 地震波衰减谱预测储层含油气性

3.3.1 几种时频分析技术

3.3.2 广义S变换

3.3.3 吸收衰减梯度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多重分形理论检测裂缝发育带

4.1 分形的基本理论

4.1.1 分形的定义

4.1.2 分形特征

4.1.3 多重分形谱

4.2 地震多重分形方法

4.2.1 地震资料多重分形测度的研究

4.2.2 反射系数模型

4.2.3 地震多重分形测度及q幂次选取

4.2.4 实际资料应用及分析

4.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裂缝除了具有储集空间外,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油气运移通道。因此,裂缝预测在碳酸盐岩油气藏预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四扣地区沙四段灰岩段为研究对象,开展裂缝型储层研究。在充分收集和研究该地区的地震、地质、测井、钻井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沉积相分析,预测了储层的空间展布;对沙四段储层裂缝发育带的分布规律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地震预测基础。
   通过对四扣地区地质情况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得知灰岩厚度的薄厚对成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分析邵家地区灰岩厚度一般在调谐厚度以下,针对这一特点,本文在讨论了薄(互)层的频谱特征基础上,探讨了谱分解技术求厚度的条件,并针对谱分解技术难以确定陷频周期的缺点,提出了利用倒谱分析预测灰岩厚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本文还利用频率域振幅衰减特性对四扣地区各沉积亚相的裂缝储层进行预测。当灰岩裂缝中含流体如水、油或气时,地震波的高频成分会被吸收,从而导致高频能量的急剧衰减。应用这一理论特性,本文对四扣地区裂缝型灰岩储层进行预测,主要采用的手段是频率衰减梯度分析地震波的高频衰减特性,理论模型试算揭示了该方法对裂缝储层识别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由于传统的傅里叶变换不能够对地震信号进行局域化分析,针对这一问题,在探讨了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S变换等各种方法在信号分析中的优缺点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高精度的时频分析方法-广义S变换。利用广义S变换优良的时频局域化特性,克服了常规频谱分解方法时窗大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实现了通过谱分解技术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地震瞬时频谱,从而可以更好的对裂缝储层频域振幅衰减性进行分析。
   针对传统的相干体技术在识别较小尺度断层时存在不足之处,本文研究了多重分形技术对较小尺度的断层进行识别,进而预测裂缝发育带。在讨论了多重分形基本理论基础上,针对研究区灰岩裂缝地震反射特点,研究了多重分形谱中的关键问题的测度设计。通过常规离差、相关、求和等测度的试算,发现应用效果不理想。因此,研究设计了综合测度算法,用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对该方法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的识别地下裂缝分布,是灰岩裂缝储层预测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