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沾化凹陷沾38块馆陶组层序地层及沉积微相研究
【6h】

沾化凹陷沾38块馆陶组层序地层及沉积微相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以沉积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钻井岩心、录井、地震、测井等资料,对基准面旋回进行研究,识别出了各级层序界面,最终将沾38块馆陶组分为2个长期旋回,分别对应馆上段和馆下段;4个中期旋回,由下到上依次为MSC1、MSC2、MSC3和MSC4,22个短期旋回,建立了沾38块馆陶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短期旋回层序主要为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基准面旋回结构和向上“变深”复“变浅”的对称性基准面旋回结构,通过对这两类短期旋回层序的沉积序列、叠加样式的研究,确定了有利储集砂体发育的层序类型,研究认为在低可容纳空间条件下形成的向上“变深”非对称性旋回结构下更容易发育有利储层,中期旋回层序类型与短期旋回相似,主要为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基准面旋回。沾38块馆陶组沉积地层为内陆河流相地层,构造运动、地形地貌、古气候、河流类型等因素是层序形成和演化的控制因素。构造运动主要控制超长期基准面旋回,气候和物源直接影响长期和中期基准面旋回,地形和河流类型对沾38块馆陶组层序地层也有一定影响。
   根据沾38块馆陶组岩石学、沉积结构和构造、测井相等特征,详细分析了沾38块各沉积微相沉积特征及其平面展布特征。确定出沾38块馆陶组下段(MSC1、MSC2)为辫状河沉积,主要发育辫状河道、心滩、泛滥平原等沉积微相;馆陶组上段(MSC3、MSC4)为曲流河沉积,主要发育边滩、天然堤、决口扇、泛滥平原等沉积微相。沾38块馆陶组具有近物源特征,物源来自北西方向和北西西方向,具体到各小层物源方向略有差异。在精细的层序地层划分与等时追踪对比基础上,以单砂体为编图单元,编制了37个单砂体的砂体厚度等值线图、砂岩含量等值线图和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通过图件分析,沾38块馆陶组河道砂体连通性好,馆上段在平面上可识别出三条河道;馆下段心滩发育,是良好的储集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