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委内瑞拉盆地MPE-3区块Oficina组下段储层非均质性及隔夹层研究
【6h】

委内瑞拉盆地MPE-3区块Oficina组下段储层非均质性及隔夹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1.2.2隔夹层研究

1.3研究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1.3.1研究区概况

1.3.2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3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1.5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2.1 存在问题

2.2 地层划分原则

2.2.1研究目的层段

2.2.2划分原则

2.2.3标志层选取

2.3 地层逐级划分与比对

2.3.1段的划分与对比

2.3.2砂层组划分与对比

2.3.3小层划分与对比

2.3.4单砂体划分与对比

2.4 地层格架的建立

第三章 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研究

3.1砂体沉积成因类型及展布

3.1.1区域沉积背景分析

3.1.2沉积相标志

3.1.3砂体沉积微相类型

3.1.4砂体展布特征

3.2储层物性平面非均质性研究

3.2.1测井解释模型

3.2.2 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分布特征

第四章 储层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研究

4.1 储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

4.1.1 渗透率非均质参数定量表征

4.1.2渗透率韵律模式

4.2隔夹层类型及分布

4.2.1隔夹层类型及成因

4.2.2隔夹层识别标准

4.2.3隔夹层地质统计学研究

4. 3 隔夹层三维建模

4.3.1模型网格

4.3.2泥质含量阀限值

4.3.3隔夹层模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是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地质研究中的基础工作,是油藏描述的核心内容。随着油田精细开发的需求,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不断向着定量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以水平井开发为主的地区,为了提高水平井的油层钻遇率,对储层非均质性特别是隔夹层的定量表征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选取委内瑞拉盆地MPE-3区块Oficina组下段辫状河三角洲相高渗储层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岩心、录井、测井等资料,开展了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研究成果如下:(1)从沉积成因入手,明确了研究区Oficina组下段主要发育复合心滩坝、辫状河道充填等成因类型的储层;(2)对Oficina组下段储层非均质性进行了定性评价,认为除O-11S小层外,其余4个小层均为的高孔高渗的优质储层,总体上非均质程度为弱-中等;(3)提出隔夹层是影响MPE-3区块储层非均质性的关键因素,明确了研究区隔夹层的地质成因,认为隔层主要为泛滥平原泥岩成因,夹层多为决口扇、废弃河道沉积或悬浮质落淤加积成因;(4)建立了适用于本研究区的隔夹层识别标准,在此基础上,通过GR曲线计算出泥质含量曲线,充分利用水平井全井段的数据,建立了泥质含量模型,确定一个阀限值,作为区分砂泥岩的界限,最终建立了基于模式指导-水平井约束的三维地质模型和隔夹层模型。(5)确定了影响储层非均质性的主控因素,揭示了隔夹层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